文化遗产在法治实践中鲜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4-11-23 15:02:44 来源: sp20241123

在重庆市大足区龙岗街道,一个题写着朱红色“忍”字的石刻立于观音岩社区的社区广场上,十分惹人注目。

这个“忍”字石刻由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法院同龙岗街道联合打造,据大足法院立案庭庭长李钰娟介绍:“这个‘忍’字取材于当地的‘千年写字崖’,我们希望通过老祖宗传下来的处事智慧,引导诉争群众宽容忍让,以和为贵。”

今年6月,李钰娟接到辖区田坝社区诉讼冷静劝导员的电话,说社区中一位老人梁某与前儿媳段某因一起2017年的征地补偿闹起了矛盾,请她来为当事人解答法律问题。

原来,梁某在7年前以家庭为单位,领取了2万余元征地补偿款。后来,段某与梁某儿子离婚,要求分割补偿款,但梁某以具体金额记不清为由拒绝分割,双方对补偿款的计算方式、证据合法性分歧较大。见此,当地诉讼冷静劝导员拨通了李钰娟的电话,请求法律支持和指导。

当天下午,李钰娟便来到了田坝社区,她和诉讼冷静劝导员一起翻阅了当年河流整治补偿的原始档案资料,并电话联系原村民小组组长予以求证。了解来龙去脉后,李钰娟向梁某解释了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合法性、证明力的相关规定,并通过讲述“慈爱”“信义”等优秀文化打动梁某,同时诉讼冷静员发挥“熟人熟事”的优势,讲明了道理,算清了账单,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梁某当场履行完毕。

李钰娟介绍,近年来,该院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迭代升级“诉讼冷静”诉源治理机制,2023年诉前调解案件7344件,占新收民事案件数104.4%,调解成功率上升42.7%。

通过“无讼”文化,唤起当事人内心的善,从而平息诉争,是该院创新打造“无讼大足”法治文化品牌,促进“德治”与“法治”同向发力的一个缩影。该院通过完善机关、法庭、镇街、村社诉讼冷静载体平台,构建“法院诉讼冷静区”+“镇街诉讼冷静室”+“村社诉讼冷静劝导员”联调共治新格局,打造全区域立体化法治文化中心,推动更多基层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

在大足区各镇街的“诉讼冷静室”中,位于铁山镇的“胡家大院诉讼冷静室”是极具特色的一个。这是一个坐落在百年历史的老院落中的“诉讼冷静室”,既是调解当事人矛盾纠纷的场所,也是展示“无讼”文化的展厅。三驱法庭庭长蒋爱廷告诉《法治日报》记者,铁山镇与四川省安岳县毗邻,为积极响应资大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我院与铁山镇政府在此地共同打造清廉村居及诉讼冷静室,满足川渝两地老百姓的需求。

几个月前,蒋爱廷与重庆市人大代表韩永琴在这里成功调解一起赡养纠纷。当事人小胡因父母溺爱养成了骄纵的性格,随着父母日渐年迈,更需要小胡的照顾。但小胡却不予理会,心寒的老胡夫妇只好来到法院起诉小胡。

调解过程中,蒋爱廷与韩永琴带着小胡参观了“诉讼冷静室”中展示的“无讼”文化展区,借助大足石刻中的“孝悌”故事,打开了小胡的心结,最终小胡同意从经济和日常照顾方面好好赡养父母,一家三口重归于好。

“我们所倡导的‘无讼’理念实质上是对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等思想的现代表达,目的是促进和谐、诚信、友善。”大足区法院院长陈健介绍说,该院推行无讼解纷,并不是排斥、拒绝群众诉讼,而是通过“无讼”理念,探索建立“诉讼冷静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法院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全链条”诉源治理模式,真正实现了“治未病”“治已病”“防复发”。(本报记者 战海峰 本报通讯员 王昱聪)

(责编:王子锋、宋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