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控股提前锁定退市 曾是脑白金母公司

发布时间:2024-11-10 00:42:23 来源: sp20241110

   中新网 4月1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公司股票存在可能因股价低于面值被终止上市的风险。”4月18日的一则通告,几乎已为*ST民控(以下简称“民生控股”)的上市之路奏响尾声。

  民生控股背后的实控人是曾被视为“大佬中的大佬”的前山东首富卢志强。他的商业版图中,更为出名的还有泛海控股,但同样已于今年2月正式退市。卢志强的资本大戏,似也已走向黯淡落幕。

  *ST民控公告截图。

  曾是脑白金母公司,如今只有41名员工

  公开资料显示,民生控股在1996年就登陆了A股市场,简称“青岛国货”,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的青岛国货公司。青岛国货对于不少青岛人而言,也是具有十足分量的时代记忆。

  但在此后的资本之路上,民生控股却数度变身,一场场跨界转型可以从其名称的变更中感受一二:青岛国货—ST国货—ST青健—健特生物—华馨实业—民生投资—民生控股—*ST民控。

  其中有几个阶段可圈可点。比如ST国货时期,上海华馨投资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开始了一系列“壁虎断尾”式求生,并剥离原有的零售业务,转向制药保健。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购买上海华馨投资有限公司所拥有的无锡健特药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

  无锡健特大家可能不熟悉,但其生产的保健品脑白金可谓家喻户晓。收购之时,无锡健特已经控制了脑白金的知识产权,并拥有了脑白金的独家生产权。靠着脑白金这棵“摇钱树”,公司完成了ST青健到健特生物的过渡。

  但好景不长,随着脑白金的广告效应减弱,它也成了健特生物的弃子。“民生投资”时期开始,公司主业成为了商品零售业务与“炒股”,经营范围也变成了股权投资、资产管理、资本经营及相应咨询与服务。

  到了2014年,公司再次启动重大资产重组,更名“民生控股”,并逐渐由传统的商业零售商向现代化金融控股服务平台转型,布局典当与保险经纪等现代金融服务业。但在业内看来,近年来民生控股的业务进展却并不顺利,对外投资多次“精准踩雷”。

  民生控股也一直未能扭转业绩常年不振的局面。2022年年度报告更是显示其员工总数仅为41人。

  民生控股在公告中表示,截至2024年4月17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15个交易日低于1元。根据相关规定,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公司股票将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

  分析指出,由于股价过低,按照目前的股价测算,即便未来几个交易日连续涨停,该公司股价也无法回到1元上方,达到“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退市条件,已提前锁定退市。

  卢志强。 图片来源: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官网

  实控人系前山东首富,在地产行业赚了第一桶金

  民生控股的上市之路不可谓不跌宕,而其背后实控人卢志强的从商之路则更加精彩。

  公开资料显示,卢志强1952年出生于山东威海。当过多年办公室副主任后“辞官从商”,下海经商并在房地产行业捞到第一桶金。他打造的泛海控股,于1994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

  地产主业之余,卢志强也开始在金融投资领域大展拳脚。1996年1月,泛海控股作为创始股东之一的民生银行正式成立。到了2000年12月民生银行上市时,卢志强为第二大股东。

  背靠民生银行,“泛海系”也加速扩张,一度是国内少有的拥有全金融牌照的民营资本系族。有统计显示,顶峰时期“泛海系”版图涉足地产、能源、金融、科技投资等多个领域,参控股数十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超过3000亿元。

  与此同时,卢志强凭借手中广阔的人脉,经常和其他商业大佬联手做生意,力挺柳传志、支持王健林,他也因此被称为“大佬中的大佬”。其个人财富也水涨船高,2015年,卢志强以830亿元身家位列胡润百富榜第8名,并成为山东首富;2016年,卢志强维持在榜单前十的位置中。

  但好景不长,随着公司过度扩张以及频频“踩雷”,泛海控股走上了下坡路,2020年到2022年亏损金额逐年增加。2023年初,民生银行更是发布公告称向泛海控股索债70亿元。

  两者正式割席之后,泛海控股铩羽A股,民生控股如今也正走向退市的结局。(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