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远古江南风情画卷

发布时间:2024-11-05 14:43:35 来源: sp20241105

  展览现场。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朝阳蝶形器,浙江省博物馆藏。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浙江省博物馆藏。

  鲻山遗址出土的鸟形象牙匕,余姚博物馆藏。   本文图片均由杜建坡摄

  1973年夏天,在浙江宁波余姚黄墓山下河床边,河姆渡遗址初露真容,引起考古学者关注。经过1973年冬、1977年冬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6700余件文物,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大片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大量人工栽培水稻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影响深远,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50年后,324件(套)河姆渡文化代表性文物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生动呈现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画卷,让观众领略饭稻羹鱼、万物有灵的远古江南风情。

  发现璀璨的稻作文明

  河姆渡这个大众耳熟能详的地名,原来叫黄墓渡。

  秦末汉初,“商山四皓”之一的夏黄公崔广隐居浙东,后葬于姚江南岸覆船山。后世慕名拜谒者络绎不绝,覆船山由此被称为黄墓山,江边的渡口称为黄墓渡。历经2000多年沧桑,黄墓渡在当地人的口口相传中演变成河姆渡。

  展厅里,考古发掘现场照片、《河姆渡遗址发掘报告》手稿、20世纪70年代的《文物》《考古》杂志、1978年人教版《中国历史》等文献资料,叙说着河姆渡遗址从考古发现到走入公众视野的过程。

  1976年4月,在浙江杭州召开的“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座谈会”上,专家们正式命名“河姆渡文化”。1978年,河姆渡遗址首次被写入中学历史教科书。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主要分布于浙江东北部的宁(波)绍(兴)地区东部和舟山地区。河姆渡文化的发现,改变了学界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上“中原地区一元论”的传统观点,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样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50年来,浙东地区已陆续发现了20多处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如慈湖遗址、塔山遗址、田螺山遗址等,勾勒出远古江南的繁荣图景。其中,田螺山遗址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河姆渡文化聚落遗址,包含居住区、稻谷研磨坑、水井、独木桥、木栅栏(木构寨墙)、橡子储藏处理坑等。

  干栏式木构建筑是河姆渡文化典型的建筑形式。此次展览以实物展示与触屏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直观了解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展柜里陈列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桩、木板、带榫木构件等,点击展柜玻璃上的电子按钮,即可查看干栏式建筑的结构示意图和建造步骤。“展厅里搭建的木屋场景,是按照河姆渡遗址面积最大的房屋1∶1复原而成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人、副研究馆员陈克双介绍。

  河姆渡文化有比较成熟的稻作农业生产方式,出土了大量炭化稻米和成堆稻谷壳。谷粒刚出土时颜色鲜黄,外形完好,壳上隆脉和稃毛清晰可辨。展览中呈现了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炭化米粒和骨耜、点种棒等农耕器具,还有陶釜、陶灶等炊具,一些陶釜底部碎片上残留黑色锅巴,可见颗粒完整的饭粒,说明河姆渡先民以稻米为主食。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人工栽培稻谷,推翻了‘稻作农业起源印度说’,证明早在7000年前中国长江中下游就有稻作农业。”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说,“近年来,田螺山遗址、施岙遗址发现大面积稻田,其中施岙遗址及附近古稻田总面积达9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规模古稻田,展现了河姆渡先民比较发达的稻作生产水平。”

  除了稻作农业,河姆渡先民还从事渔猎、采集、家畜饲养,食物来源较为丰富。菱角、芡实、葫芦籽、桃核、金枪鱼骨、人工栽培茶树根……这些遗物展示了河姆渡先民饮食的多样性。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造型兼具野猪和家猪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猪驯化的过程。田螺山遗址出土的鹅肢骨,距今有7150年至6670年的历史,它们或可证明鹅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禽。

  河姆渡先民生活的村落周围水网纵横,乘舟出行是其主要交通方式。田螺山遗址发现了独木舟加工处,其中一件刚开始加工的独木舟侧立于两排桩木间;另有一件长35厘米的独木舟模型,尖头方尾,舱体基本为长方形。展厅里展示了河姆渡文化的木桨、陶舟形器、独木舟模型等,让人眼前浮现出江南水乡河流密布、舟楫往来的画面。

  走近先民的精神世界

  河姆渡文化中发现了许多具有装饰元素的器物,这些丰富多彩的图案纹饰为研究者打开了一扇探索河姆渡人精神世界的窗口。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双鸟朝阳蝶形器是浙江省博物馆的明星文物,此次展览是它们首次进京展出。猪纹陶钵是一件盛储器,由夹炭黑陶制成,大体呈方形,器表磨光,外壁两侧分别用白色线条刻绘一只长鼻圆眼、浑身鬃毛的野猪,头向前垂,四足蹒跚前行,似乎在寻觅食物。猪身刻有芽叶和稻穗纹饰,还有象征太阳的重圈圆形纹。方形陶器较为罕见,这件方形陶钵纹饰生动逼真,堪称珍品。

  双鸟朝阳蝶形器是一件象牙雕刻品残片,虽然上下部已残损,但从现存部分仍能看出河姆渡人独特的审美和娴熟的技艺。正面磨光后用阴线雕刻一组图案:中心为5周同心圆,外沿刻火焰纹,象征太阳光芒;两侧刻有回头相望的双鸟,面向太阳振翅起飞,成对称形;图像两侧对称地钻有6个小圆孔,以便于捆绑或悬挂之用,圆孔之间饰有连弧纹。

  据介绍,蝶形器是河姆渡文化独具特色的一种器物,以木质、象牙质为主,也有少量石质。木蝶形器分为对称飞鸟型、双鸟相对型、单鸟侧立型3种。多数学者认为,蝶形器没有实用性,与原始宗教信仰有关。展览中展示了几件木蝶形器,其中一件正面带有褐彩。

  鸟的形象在远古文化中经常出现,或许反映了太阳崇拜。田螺山遗址出土了一件双鸟木雕,形态为两只相向飞翔的鸟,鸟的眼睛阴刻为圆涡状浅凹孔,原本可能嵌有银白色的蚌壳类材料。整件作品呈圆弧形,线形颇似人的前额,上端有5个凸起部位,均钻有小孔,可能用于安插羽毛。专家推测,这可能是一件木质羽冠,是当时氏族首领或巫师举行祭祀活动时的重要道具。

  木筒形器在河姆渡文化中也较为多见。展柜中有一件黑漆木筒,由整段木头掏挖而成,器身表面分为3段,两端刻有多圈平行线纹,整体涂刷光亮黑漆。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件古人的打击乐器。

  鸟禾纹盆、龟形陶盉、鹰形陶豆、鸟形象牙匕、“蚕纹”象牙柄端饰件……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融入河姆渡人创作的工艺品中,体现了“万物有灵”的思想,反映了祈求农业丰收、畜牧兴旺的美好愿望。

  探索悠久的海洋文化

  2013年,在河姆渡和田螺山两大遗址附近,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井头山遗址。2019年至2020年,井头山遗址完成首期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井头山遗址距今约8300年至7800年,是中国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处史前贝丘遗址。井头山遗址所代表的文化类型,是河姆渡文化的直系祖缘,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海洋文化的源头。

  种类多样的贝壳、鱼骨等,展现了井头山先民“靠海吃海”的生活方式。除了海洋生物遗骸,井头山还发现了鹿、猪、狗、圣水牛等陆生动物骨骼,储藏坑中有大量橡子、麻栎果、桃核、灵芝块、猕猴桃种子等,还有少量炭化米粒和水稻小穗轴,表明井头山先民以海产捕捞为主,兼有采集、狩猎和早期稻作农业。

  人们通常以为,8000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生活非常简单、粗陋,而从发掘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来看,井头山先民有着超乎现代人想象的生存智慧和创造能力。

  展柜里陈列着一只木碗,桑木材质,口沿一侧有半月形小单耳,底部有4个小乳钉足,器表修磨光滑,制作工艺成熟,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红漆木碗早了2000年。井头山遗址还出土了3件木桨,其中一件保存较完好,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用于近岸航海的船桨。

  贝器是井头山遗址中一种独特的器物,在浙江史前考古中也是首次发现,器型有耜、铲、勺、刀、镞、哨、珠等。其中,贝耜是用大型牡蛎的一面平整壳体为原料制作的掘土工具,与河姆渡文化的骨耜功用相同。

  从河姆渡到田螺山再到井头山,一系列史前重要遗址的发现,组成了探寻文明源头的阶梯,引领人们不断拾级而上,感受我们的祖先在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中不断适应环境、开拓进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时至今日,河姆渡文化仍在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干栏式木构建筑起源、南方地区史前聚落形态等研究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杨建武说。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