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个必须坚持”指导区域国别学发展(学术随笔)

发布时间:2024-11-25 16:59:57 来源: sp2024112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新时代,深化区域国别学研究,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我国区域国别学的重要原则和优势所在。在开展区域国别学理论研究和具体问题研究时,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必须坚持”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价值要求。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深化区域国别学研究,要自觉把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这一大背景下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独特的智力贡献。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体现立场要求。中国的区域国别学要借鉴西方区域国别研究的有益研究方法和经验,但不能盲从西方、照抄西方,特别是要避免陷入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要坚定“四个自信”,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以独立的思考去分析问题,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打造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展现自主自立的精神风貌,彰显与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风格气派。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体现原则要求。守正创新就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古代优秀思想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交往理论和实践,都可为今天的区域国别学理论创新提供滋养和启示。在区域国别学研究方面,古人留传下来的很多知识传统和方法传统值得借鉴,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治学传统,“天时地利人和”统筹兼顾的思维模式,对人类文明的地域结构与生态环境差异性、历史多样性的重视,以及在时空结构层面开阔的“会通”眼光,等等。新中国成立后,制度化的区域国别研究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在约一甲子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学术积淀和良好的学术传统。站在区域国别研究独立成“学”的新起点上,要基于这些积淀和传统,不断追求理论体系、方法体系、话语体系的创新。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体现路径要求。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坚持问题导向,能够引导研究者发现并努力解决重要问题、核心问题,而不是迷失在百年变局纷繁复杂的变化里。问题要从实践中去探寻。如果缺乏扎实的田野调查和学术实践,就无法深入探索对象国家和区域的历史和现状,不利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也无法形成可信的研究结论。因此,要倡导树立实践导向的学科构建理念,研究者不仅要在文献上“走近”研究对象,还要在空间上“走进”研究对象,积累大量第一手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走出来”进行理性分析研究,把握更深层次的规律,努力提出独特的概念和命题,形成富有解释力的理论框架。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体现方法要求。从空间层面看,世界由区域组成、区域由国家组成,区域是世界的区域、国家是区域和世界中的国家,世界、区域和国家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从历史层面看,区域和国家的发展都是从人类历史中走来,并走向人类的未来;从关系层面看,区域与区域、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区域国别学对对象国家和区域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全面、系统、联系、发展地看问题。比如,在研究一些国家的经济转型时,既要从发展经济学层面去研究,还需了解经济转型背后的政治因素,研究这个国家社会、文化、制度等多个领域的转型特点,并将其放到所处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宏大背景下去考察。研究者要树立科学的时空观、层次观和结构观,正确把握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整体与局部、相对与绝对等关系,这对于开展区域国别学具体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体现境界要求。区域国别研究的出现源于地理大发现以来区域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一国对外部世界产生了认知需要,这一认知需要又往往服务于特定历史条件下一国的政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目的。回顾区域国别研究在西方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其往往是服务于西方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征服等目的的。中国的区域国别学与西方区域国别研究有着本质不同。中国的区域国别学既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家国情怀;又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学术理想,体现崇高的人类情怀。中国的区域国别学研究是一项致力于全球和平与发展的学科工程、知识工程,这是其“本色”“底色”,是其显著的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研究者既要立足家国,也要胸怀天下,通过加强对全球各个区域和国家的研究,更好助力我国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助力落实“三大全球倡议”,为破解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探索路径和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为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0日 09 版)

(责编:牛镛、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