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21:51:43 来源: sp20241230
中新网 福州11月24日电 (记者 龙敏)23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的决议》(简称“决议”)。福建省人大常委会24日通报,将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保护内容、活化利用、文化阐释、落实责任等方面作出倡导性的规定。
福建省是知名侨乡和台港澳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决议》明确,要充分发挥福建省侨台特点和优势,深化与海外、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依托涉侨涉台特色老宅、名人故居等古厝古建筑,加强探源研究、价值挖掘和宣传展示,讲好中国故事、福建故事。支持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参与福建省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
目前,福建有文物古建筑2060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744处,历史建筑9965栋,传统风貌建筑2519处;还有10座历史文化名城,49片历史文化街区,20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193个传统村落。
2023年8月14日,游客在福州市嵩口古镇参观。 中新网 记者 吕明 摄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披露,截至目前,福建省100%名镇名村、99%的历史文化街区、86%的历史建筑已经完成保护规划(图则)编制工作。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建议,下一步要对未能列入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名录,且又具有特色价值的古厝古建筑,抓紧研究确定保护责任主体,探索实行预先保护制度,尽快消除监管空白。
针对植入业态内容单薄、形态单调,传统文化与古厝古建筑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决议》鼓励发展文化创意、展览陈列、观光研学、酒店民宿、影视演艺等多种业态,推进文旅融合,因地制宜挖掘古厝古建筑利用的现实价值和可持续发展途径。
2023年5月18日,福州三坊七巷古街区内游人络绎不绝。 (无人机照片) 中新网 记者王东明 摄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建议,要加强对古厝古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将其与传承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特色文化以及打造海洋文化、打响“福”文化品牌有机融合起来。
近五年,福建省已培训古厝古建筑保护工程从业人员千余人次,并评选出一批传统技艺传承人,但存在断层断代现象,基层管理单位普遍缺乏专业人才。对此,《决议》要求,要加大省内院校古厝古建筑维护、修缮等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力度,一体推进古厝古建筑科研、管理、规划设计和修缮技术人才的培养管理。
此外,《决议》还提出,要将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投入及引导机制;开展信息采集和测绘建档,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建设,推动全省古厝古建筑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完善古厝古建筑传统构件存储保护和再利用管理等制度;鼓励和支持个人、企业及社会团体以投资、租赁、捐赠、提供技术服务、志愿服务、依法设立公益基金等方式参与保护利用。(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