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一粒米”的故事(传承之光)

发布时间:2024-12-21 17:40:54 来源: sp20241221

  图为敖汉小米博物馆。   敖汉旗委宣传部供图

  核心阅读

  在中国北方,很多地区都种植粟。敖汉的小米有什么特殊,能引发这样的关注?当地人总结为4个关键词:历史,文化,品质,故事。

  10年来,敖汉小米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成为全国“农遗良品”优选计划十佳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8亿元。2020年,以敖汉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减贫模式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敖汉小米”成为考古工作反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作为五谷之一的粟,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人的主粮。脱壳之后的粟,即小米。近年来,粟的起源和传播路线,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课题,2023年还被联合国大会宣布为“国际小米年”。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是中国作物协会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的“全国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中国小米之乡”,也是国际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世界小米起源地之一。2012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从2014年起,敖汉开始举办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如今已成功举办了10届。一年又一年,众多国内外专家如约而来,聆听最新的考古成果,探讨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在中国北方农业起源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为当地的小米产业支招献策。

  在中国北方,很多地区都种植粟。敖汉的小米有什么特殊,能引发这样的关注?当地人总结为4个关键词:历史,文化,品质,故事。

  种植历史延续近8000年

  2001年至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对敖汉兴隆沟遗址进行了3次考古发掘,采用浮选法获取经过人工栽培的炭化粟、黍的籽粒1500余粒,并经国内外3家碳14实验室测定年代,确定这些炭化粟黍距今约7650年。这是当时发现的最早的粟黍遗存,一经发现就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研究旱作农业起源的外国专家认为,在大约6000年前,小米正是从这里出发,沿着草原丝绸之路向外传播。

  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能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离不开这一重要考古发现。考古队领队、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国祥介绍,尽管后来在北京东胡林等地出土了距今更久远的粟粒,但数量很少,且这些地区大都已不再种植小米,唯有敖汉的小米种植延续至今。

  史前考古遗存赋予敖汉小米深厚的文化底蕴。敖汉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遗址就有4000多处,出土了许多重要文物,境内发现有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夏家店下层、夏家店上层7种未出现断层的史前文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专家组将敖汉确定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在赵宝沟文化小山遗址,发现了最早的猪首龙形象,探寻中华龙的起源,敖汉是一个重要区域。敖汉有500多处红山文化时期的聚落,兴隆沟第二地点出土的陶人,第一次完整复原了红山文化陶人。”刘国祥对敖汉的重要遗址和发现如数家珍。而与这些珍贵文物相伴的,是石锄形器、石耜、石刀、磨盘、磨棒等旱作农业所需所用的生产生活工具。这些遗存,见证着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起源。“可以说,正是旱作农业滋养了这些灿烂的史前文化。”刘国祥说。

  “敖汉小米”成为考古工作反哺地方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

  敖汉小米的种植能延续至今,成为近8000年来大自然和先民的一致选择,必定有其缘由。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小米有什么独特优势?这些优势从何而来,又体现在哪里?

  众多国内外专家合力推动了相关考古成果展示及研究工作,为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发展问诊把脉。在专家的建议下,敖汉人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小米成分进行了一系列分析检测,实证了敖汉小米具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找到其烹煮形态饱满和口感上佳的科学依据。敖汉小米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以检测数据为基础,敖汉与多个农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品种选育,发展良种繁育基地,保存濒临灭绝谷子品种92个,还对其中一些品种实施了太空育种。选育出来的优质品种,助力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生产模式的顺利推进,产量不断提高。全旗种植面积增加至百万亩以上,行销全国。同时,敖汉加强数字平台建设,打造标准化追溯体系,力争让小米也有自己的“身份证”。

  从原生态的粒粒小米,到小米油、小米醋、小米香皂、低聚肽粉、代餐粉等,不断开发的新产品,将具有乡土气的原料变成时尚美食和保健品、日用品,增加了产业附加值。

  10年来,敖汉小米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成为全国“农遗良品”优选计划十佳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8亿元。2020年,以敖汉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减贫模式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敖汉小米”成为考古工作反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约2/3以上在评选时都由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上报,包括敖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指出,以敖汉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减贫模式,为国内其他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探寻了一条可行路径。

  小小粟粒,“种”出一个博物馆

  怎样讲好“一粒米”的故事?如何将小米打造成敖汉的文化名片?建造旱作农业主题公园,打造卡通形象“粟小贝”,广泛开展农耕记忆口述史发掘整理活动……诸多努力中,效果最突出的,莫过于建造敖汉小米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造型别具创意,如一个玉玦,环绕着中间3个陶罐,设计元素取自当地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既充满古朴韵味,又富有现代感。博物馆一建成,就成为当地的“网红”地标和旅游“打卡地”。小米博物馆馆长阮红梅介绍,不算旅游旺季,平时周末来博物馆参观的就有上千人次,大部分是本地居民,常常早上还没开门,就看见不少人等候在外面了。

  展陈设计以强大的专家团为后援,布展方案六易其稿,精益求精。展览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小米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包括粟的起源与世界传播路线,粟在农耕文明形成发展不同阶段的地位作用,旱作农业与节气、历法、古代农书、古代仓储等。第二部分从科普的角度,阐释了粟在固碳、节水、适应性广等方面的特性及其对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的重要意义,中国在小米起源、进化、病理、分子遗传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进展。第三部分展示了敖汉的旱作农业传承,展现了千百年来的传统耕作方式与现代农业技术的融合,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诞生的、丰富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民俗。

  “想不到我们经常吃的小米,有这么多知识点!”“这农具我家也有,竟然摆进博物馆了。”展厅里,观众们不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几年来,阮红梅亲身感受着人们的态度和观念的变化。一座博物馆,大大增强了当地百姓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豪感。

  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的蝶变,仿佛中华农耕文明传承发展的一个缩影。近8000年前种下的一粒小米,其种子及种植延续至今,丰富了今天人们的餐桌,也让文明的魅力浸润在越来越多人的心间。

  版式设计: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9日 07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