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1:23:10 来源: sp20241215
【光明论坛】积极发挥卓越工程师在强国复兴伟业中的重要作用
【光明论坛】
作者:刘雅琦 张丽(分别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评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评估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日前,“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大会授予81名个人“国家卓越工程师”和50个团队“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长期以来,卓越工程师致力于技术创新,以重大工程任务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工程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变革,以协同技术攻关凝聚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彰显了巨大的创新活力和精神伟力。
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卓越工程师群体聚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打造建设现代化国家必须拥有的“国之重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高质量人才支撑。无论是建成当今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还是围绕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建造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以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软衔接”;抑或是面向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要求,立足“一带一路”建设,打造走向世界的“高铁名片”,促进民心相通……卓越工程师将智慧和汗水凝结成一件件重大工程和一项项技术突破,不断增添经济发展之力、夯实社会进步之基、筑牢科技创新之本,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矢志奋斗。
卓越工程师作为我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代表,为广大工程师树立了榜样。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入发展,唯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方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积聚新动能、跑赢新赛道。从“国家工程师奖”获奖者及获奖团队的行业分布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均为50%左右,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业;近半数获奖者曾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有力实现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航空航天、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医药卫生等领域的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卓越工程师注重交叉领域的研究,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等新兴技术在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的应用,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开发新技术、创造新价值、催生新产业、重塑新动能,推动生产要素集聚集成和优化配置,加快推进生产力实现从量的累积到质的跃升。以卓越工程师为榜样,全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更要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工程师,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从“国家工程师奖”获奖者的年龄分布上看,获奖者集中于55至65岁年龄段,占比为74.7%,体现了卓越工程师的成长成才所需周期之长。因此,在工程师培养方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工作,着力完善自主培养体系,切实提升培养质量,优化工程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同时,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动开放交流,拓展民营企业参与重大工程科技任务的渠道,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进而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其刻苦研究、勇敢逐梦保驾护航。此外,本次“国家工程师奖”获奖者,覆盖了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各类战略科技力量,更加契合当前工程任务所呈现的多学科技术集成、多元化主体参与的特征。未来,通过组建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打造跨领域、跨学科的科研团队,能够更好实现在新型举国体制下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的高度适配,有利于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不断为科技创新厚植沃土,提供源泉。
相信在新征程上,以卓越工程师为优秀代表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必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持续发扬爱党报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情怀,积极营造工程师文化,发扬敬业奉献、严谨笃实的专业风范,坚持精益求精、臻于卓越的实践品格,坚持团结协作、自立自强的坚定追求,始终坚定建设科技强国宏伟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