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创新大文章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11-24 00:00:57 来源: sp20241124

  【光明论坛】

  作者:张川川(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在这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内涵,并就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出明确指引。春节前夕,在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听取天津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而且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以大规模低成本劳动力为支撑,以高储蓄、高投资、高产能为特点,并高度依赖对外开放所形成的外部需求。但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扩大,以及人口转型和国际形势发展变化,要素成本上升、需求不足和国际经济失衡等内外部问题日益突出,旧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可行,中国经济未来必须走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是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理解的产物,而科技进步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不断深入和提高的结果。科技进步不断创造出新的生产技术,并将其与劳动力相结合,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和扩大生产活动边界,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纵观人类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追求创新的结果,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又都导致了生产力的跃迁,显著加快了产业变革、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引领社会发展,只有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够形成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技术创新,只有有了新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科技才能进步。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往往都建立在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之上。例如,量子力学的发展推动了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等领域发展;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推动了生物技术、农业和医学等领域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往往也会加深人们对基础理论的认识,促进理论创新;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也能够为理论创新提供实质性的力量。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基础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产物,而基础理论的创新往往需要持续的、长期的坚持和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推进基础研究和实现基础理论创新突破,必须尊重基础理论的发展规律和基础研究人才的成长规律,有久久为功的韧劲和耐心,坚持长期投入、“静待花开”。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制度通过激励和约束影响人们的行为,决定着包括知识、技术在内的各类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从而决定了各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好的制度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能够引导各类要素投入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活动;坏的制度则会成为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阻碍。制度创新本身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制度是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经济发展的过程通常也是制度变迁的过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也是制度之间的竞争,人才、资金和技术等会流向那些制度环境更好的地方。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为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的应用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光明日报)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