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6 01:11:07 来源: sp20241126
数智风向标
当“机器人”有了“AI大脑”
人形机器人时代来了吗
简单明了的口令下达后,机器人便开始搬箱子、运小球,在各类不同的地形行走……这些身上布满芯片和传感器的机器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的机器人,极具未来感。
日前,由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主办的人形机器人大赛暨未来产业揭榜挂帅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共116支项目和队伍参赛,涵盖人形机器人的“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及“典型应用”四大板块,包括触觉传感器、机械臂与灵巧手、面向工业制造的典型应用等19个细分方向。来自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代表企业、专家学者、科研团队等,携前沿技术方案及研发成果亮相。
在大赛期间举办的论坛上,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指出了人形机器人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可以指导人工智能的前沿研究方向,能够促成人工智能研究在多模态方面发展形成统一标准,进而‘集其大成’,让大脑(人工智能)和身体(机器人)结合。在各种人机互动的‘窗口’上,有着很多具体的场景和目标,来推动人工智能的研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这也成为论坛上几乎每位专家发言的关键词。他们认为,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而人形机器人,有可能就是“人工智能+”的一个突破口。
当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结合
自动驾驶、智能家居、教育培训、零售电商、工业制造……当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结合,答案或许是“1+1>2”。
“最新的发展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显著进步。随着深度学习、强化学习、AI大模型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深入,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原先一些难以处理的视觉识别、自然语言交互、翻译以及复杂决策等问题,通过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技术的应用,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智能机器人系统研究部负责人王硕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据王硕解释,目前,关于人工智能的工作较多聚焦于深度神经网络。过去人们主要在纸面上书写,但现在大量的文字、书籍、知识已通过数字化手段形成了丰富的数据,这些数据为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奠定了基础。结合神经网络算法和大量的计算能力,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香港大学新兴技术研究所所长席宁也提到,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机遇,去解决人形机器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原先当我们与机器进行对话时,总感觉机器似乎很笨拙,我们说‘东’,它回答的却是‘西’。但现在,特别是在使用AI大模型这类技术后,我们与机器的对话体验发生了显著变化。机器似乎变得聪明了,对于很多问题,它都能给出清晰且相对准确的答案。”王硕说。
他举了一个例子:早期的人机对话,每次只能实现十几个字的短语句交流。但现在,即便把一整篇文章交给机器,也能迅速生成摘要、提炼重点,甚至生成相应的数据表格。
“从这一段时间的发展来看,这些进展不仅对我们的应用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也极大地推动了相关学术研究工作。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整个领域,无论是从应用层面还是学术层面,都因为这些进步而深受鼓舞。”王硕感慨地说。
人形机器人正在展现无限可能
在人形机器人大赛现场,尽管机器人的很多动作“机械属性”明显,但参赛的年轻人依旧信心满满。他们展示着自己长期攻关取得的成果,将机器人应用在航空航天、抗震救灾等领域。
“我是看科幻小说长大的,希望机器人和人可以共同生活在我们的社会里。”来自浙江大学的学生韦婉笛,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讲起了自己从事人形机器人研发的初衷,“各种各样的机械臂、机械狗也很好,不过做人形机器人对我来说更‘带劲’”。
韦婉笛所属的团队,这次带来的机器人名叫“悟空”,是全场景通用型机器人。团队希望它能够适应不同场景、不同类型的工作,因此在机器人的稳定性方面做了特别设计。答辩时,团队也邀请大赛评委亲自“踹上一脚”,以展示“悟空”面对外力干扰时的快速恢复能力。
来自宇树科技的参赛代表王启舟表示:“人工智能让机器人更快走进我们的行业应用、走进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大的可能性。我们也会抓住这次机会。”
相较于四足机器人,王启舟提到,人形机器人会有更大的应用空间,外观对人类而言也更加友好。他同时指出,四足机器人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野外等特殊场景会有更好的应用,“机器人以后也会成为一种生态,不同的机器人有不同的优点,做不同的事情”。
当前,王启舟所在的团队努力让机器人更稳定、更智能,“这也是这个行业都在做的事情”。
202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并将人形机器人列为创新发展的四个重要方向之一。
“去年是大模型快速发展的一年,而今年或许是AI大模型应用的元年。人形机器人一定是最好的载体之一。”科大讯飞副总裁刘聪说。
论坛上,他介绍了团队两年前启动的星火大模型攻关,用他的话说,这一攻关任务叫做“1+N”,既要做“1”的核心底座,也要结合团队在教育、医疗、办公等行业的场景,来形成产业应用。
今年1月底,星火大模型最新版本发布。对于下一个版本,团队的目标是“对标GPT-4当前的水平”。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所长刘勇关注的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有三种,分别是边海防、面向危险作业的“人机黑”(人机隔离、机器换人、黑灯工厂),以及智能制造领域。他说,目前有一些人还在从事与危险行业相关的工作,希望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后的人形机器人,能够把这些人从危险作业中替代出来。
他同时提到,人形机器人还面临不少问题,比如成本高、迭代慢,“硬件工程师似乎一直在忙碌,软件工程师和算法工程师似乎一直在等待”。刘勇表示,如今采用“大语言模型+视觉语言模型+机器人”,距离真正实现具身智能,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技术创新的同时需加强伦理规范
王硕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人工智能技术“正为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
他以生物学为例:研究蛋白质结构,以往主要依赖生物学家在电镜下的观察和分析。然而,蛋白质的结构种类繁多,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作用,其分析的工作量巨大。如今,结合人工智能的方法,研究者可以对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功能进行预估,并得到较为理想的几种组合建议,从而在这些组合中进行测试。这无疑将大大加快新药研发的效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王硕说。
论坛当天,不少专家还提到人形机器人的安全问题。例如,在非密切接触的场景下,人们可以与机器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观察其作业。但是,在养老或人员帮扶等需要肢体接触的场景中,人形机器人的安全性和风险问题不可小觑,这需要在技术和应用场景上进行更多的研究工作。
同时,机器人伦理也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如何权衡科技发展与伦理需求,如何在科技进步和社会伦理之间找到平衡,这是产业界和学界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据了解,多国政府也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伦理标准的制定,我国也设有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2023年,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部门印发了《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其中提到,开展科技活动应坚持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统一,客观评估和审慎对待不确定性和技术应用风险,遵循增进人类福祉、尊重生命权利、坚持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风险、保持公开透明的科技伦理原则,遵守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以及科技伦理规范。
“这一领域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王硕对记者感慨,在这个“人工智能+”的时代,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技术,加强伦理和法律规范的制定,才能确保人形机器人的健康发展。
在刘聪看来,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是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们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
“第一,现在的硬件成本过高,限制了人形机器人在各个场景的应用,上下游产业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要做大模型,对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具身智能不仅仅是大模型应用,未来还要结合具体的场景来探索。”刘聪说。
他也专门强调,未来要注重人工智能领域和机器人领域的交叉人才培养。
“我们不应该惧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对我而言,更多是一个帮助我们实现更美好社会的工具和手段。为了掌握这一工具,我们需要学习相关的人工智能知识,并努力掌握其应用。”王硕说。
他认同,工具都有其利与弊,人工智能也不例外。应该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同时设法抑制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需要我们从法律、社会观念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引导和规范,以确保人工智能真正造福于人类。”
王硕长期从事机器人领域的工作,见证了机器人从传统的工业应用,逐步扩展到服务领域,再到特种机器人的发展过程,现在已经深入到了众多不同行业,包括医疗、物流以及家务处理等,种类和涉及的社会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
“我认为,年轻人可以多关注这个充满活力和发展前景的行业。他们不仅可以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还可以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开拓更广阔的道路。”王硕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胡宁 实习生 郭扬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4月08日 08 版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