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朵“花蕾”都尽情绽放

发布时间:2024-11-24 00:43:52 来源: sp20241124

图为“春蕾女童”们在北京“水立方”前的合影。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供图

2023年5月,马依清(右一)参加“春蕾计划”组织的校园活动,对小组创作的画作进行讲解。 马依清供图

“我研究的专业是精细化工,如果说我的成长也充满化学反应,那么‘春蕾计划’就是重要的催化剂。”10月11日,作为“春蕾榜样”之一,来自山东省荷泽市的樊建茹讲述了自己与“春蕾计划”的故事,“‘春蕾计划’让我从一个敏感又有点自卑的小女孩,慢慢成长为坚强自信、开朗乐观、奋发向上的新青年,我真的喜欢这样的自己。”

9月28日,“春蕾计划”获得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在10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春蕾绽放新时代——深化推进“春蕾计划—梦想未来”行动会议上,50名富有时代精神的“春蕾榜样”揭晓。

“春蕾计划”已有34年的历史,1989年,在全国妇联领导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了旨在帮助贫困失辍学女童重返校园、继续学业的“春蕾计划”公益项目。从重点辅助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拓展至全学龄段女童资助,持续提升女童受教育水平;从以助学为核心,到丰富升级技能培训、健康保护、数字教育等一系列关爱服务……“春蕾计划”让每一朵“花蕾”尽情绽放、拥抱美好未来,不仅改变了“春蕾女童”的命运,推动了中国女童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改善女性受教育状况的中国经验。

托起“春蕾女童”求学梦

今年夏天,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樟木箐镇阿嘎倮古村的彝族女孩马依清来说,是个不同寻常的夏天。当印着“中央民族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信件交到马依清手中时,她知道,自己的命运即将迎来新的开始。

寒窗苦读十余载,即使家中经济条件较差、父亲患上疾病,也没让马依清在求学路上退缩。努力,终于在这个夏天开花结果。今年高考,马依清取得了凉山州一类模式高考理科第一名的好成绩。

马依清是一名“春蕾女童”,她从小就希望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由于家庭负担较重,她每个月只有微薄的生活费。从高二开始,她收到了“春蕾计划”的年度助学款,这笔并不算多的生活费,马依清几乎都用在了买学习用品上,比如理科大量运算所需要的草稿纸和笔。

令马依清难忘的是,在高考出征仪式和领取录取通知书这两个重要的时刻,“春蕾计划”的工作人员都来到她身边陪伴她。

高考出征仪式上,来自“春蕾计划”办公室的萍子姐姐和小梦哥哥为这所学校即将参加高考的数十名“春蕾女童”,每人准备了一朵向日葵花,还精心准备了“通往梦想大学”的塑封车票,以及代表好运的糖果,希望女孩们放松心态迎接考试。“这张塑封车票和祝福,对高考前的我是一份很大的鼓励,我会一直保留这份珍贵的礼物。”马依清说。

当接到录取通知书到达的快递电话时,马依清正在“春蕾计划”在地执行团队的办公室里做志愿者,又是萍子姐姐和小梦哥哥陪她一起去邮局领通知书,分享、见证她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像马依清一样的“春蕾女童”还有很多,她们在项目的帮扶下得以继续学业、走出大山,拥抱更加精彩的世界。

来自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嘉黎县措多乡小学的拉嗄拉姆,也是本次受到表彰的“春蕾榜样”之一。“我很感谢‘春蕾计划’的帮助,感觉心里暖乎乎的。”拉嗄拉姆说,会努力学习,争取将来能考上大学。

“我希望长大后能当一名老师,也能帮助更多人学习。”拉嗄拉姆腼腆地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妇联与县民族局、教育局通力合作,翻山越岭深入瑶族同胞聚居的村屯,挨家挨户进行调查摸底,动员家长让女童入学,成立了第一个白云乡“红瑶女童班”。“红瑶女童班”的成功创办,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失辍学女童重返校园的公益事业开启了探索之路,也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实施“春蕾计划”开创了先河,从此拉开了全国实施“春蕾计划”的序幕。

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教育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推动下,“春蕾女童”由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女童拓展到高中、大学全学龄段困境女童,“春蕾计划”受助生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底,“春蕾计划”已募集善款29.11亿元,资助女童409万人次。

陪伴呵护成长全过程

“家境困难的我,内心曾经是那么敏感,还好生活中无论何时总有一片岸让我停泊,那就是来自家乡妇联和‘春蕾计划’的志愿者们所给予的关爱,让我找到了心灵的树洞,我的喜怒哀乐都有人倾听,也有回响,是温暖的安慰、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还有建设性的引导,让我逐渐成长起来。”樊建茹说。

2016年,正在读高中的樊建茹获得了“春蕾计划”的资助,顺利完成高中学业。2019年,樊建茹考上青岛科技大学后,“春蕾计划”又继续资助了她4年的本科学习,让她放下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今年9月,樊建茹以学分绩点第二、综合测评第三的优异成绩被推免至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回想起求学路上的点点滴滴,樊建茹觉得,“春蕾计划”的陪伴是难忘又动人的记忆。“当地妇联干部多次到我家探访慰问,鼓励我认真读书、圆梦大学,努力回报父母的养育和社会各界的关爱。”

马依清也回忆说,平时,除了定期的家访外,“春蕾计划”的工作人员还会进校组织各种主题营会活动,比如梦想主题,引导女孩们坚定梦想、放飞梦想;还会将来自远方志愿者的信用盲盒装起来,发给女孩,为她们带去鼓励;为了让高一、高二、高三的“春蕾女童”之间能互相支持,会在高考前让学妹为学姐加油,高考后让学姐为学妹寄语指路。马依清也参加过一些这样的活动,写信给其他“春蕾女童”,鼓励她们大胆地去追求梦想。

除了开展活动,工作人员还会陪伴来“春蕾计划”办公室的女孩们聊天谈心。高考结束后,不少“春蕾女童”主动成为“春蕾计划”的志愿者,帮助整理资料、参与家访。

据介绍,“春蕾计划”在对困境女童持续进行助学帮扶的同时,还紧跟时代变化,及时回应她们在科技素养与数字技能、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权益保护方面的需求,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和服务内容,多元赋能女童成长。2019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推出升级版“春蕾计划——梦想未来”行动,着力实施以困难家庭女童助学为重点的求学圆梦行动、以女童保护为重点的安全健康行动、以女童研学为载体的社会实践行动、以女童结对帮扶为形式的牵手成长行动,通过资金资助、思想引领、精神激励、陪伴服务等工作开启“春蕾计划”新征程。

针对女童生理、心理等多元成长需求,项目创新实施“春蕾陪伴”计划,采用“助学+陪伴+赋能”模式,在资助高中阶段女童求学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参与式培训、工作坊活动,促进女童身心健康成长。

截至2022年底,“春蕾计划”共为52.7万人次女童提供实用技术培训,为13.34万人次女童提供一对一陪伴成长服务和个性化心理疏导,发放女童保护宣传手册217万套,创设100个女童成长友好空间,援建春蕾学校1811所。

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个生动鲜活、因“春蕾”而绽放光彩的生命。

成为“春蕾火种”的传递者

光阴荏苒,无数“春蕾之花”精彩绽放,她们积极回馈社会,用爱和行动生动诠释了“自强不息、向上向善、追求美好”的“春蕾精神”,在各行各业尽展巾帼风采;她们接续成长为“春蕾计划”的参与者、“春蕾火种”的传递者、“春蕾精神”的倡扬者,大手再牵小手,以无限爱心浇灌新“春蕾”成长。

在众多“春蕾女童”中,有不少成为扎根基层的园丁。

“我觉得一个人的价值是由她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来衡量的。我曾受助于‘春蕾计划’,在充满爱意的滋养下成长,也希望能在长大后多去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我想,这是对帮助过我的人最好的回馈。”今年26岁的问晓梅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内向的柔弱女孩,她的身上闪耀着乐观、自信的光芒。回想起成长中那些带给自己温暖的人和事,她的言语中满怀感恩。

问晓梅出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兴隆镇黄岔村,从小家庭的经济情况十分拮据。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说实话,心里的无奈和难过大于喜悦,那时候我经常偷偷抹眼泪,因为我知道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可能支撑我们姐弟几个都继续上学,我甘愿放弃,只愿妹妹、弟弟能有更好的未来。”问晓梅说,就在她已经做好了与大学无缘、准备步入社会打工时,县妇联的一个电话让她重新看到了希望。

“‘妇联妈妈’们告诉我,综合我的学习成绩和家庭情况,‘春蕾计划’公益项目决定给我资助,我可以走进大学校园继续读书了!”回忆起那一幕,问晓梅忍不住热泪盈眶。“当时,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她特别开心,反复叮嘱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千万不要辜负资助人以及‘妇联妈妈’们的关爱。”

受到资助、感受到关爱的问晓梅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从宁夏师范学院毕业后,问晓梅入职银川市阅海第四小学,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工作中,她始终铭记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仔细打磨授课内容,认真研学、观摩优秀教师的优秀课程,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在为孩子们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她也用爱和温暖悉心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问晓梅说,“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成长进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切要从学生的个人情况出发。但我决不会放弃和否定任何一个学生。”

“我发自内心感谢‘春蕾计划’的资助,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的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传播善意、传递爱心,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同时,继续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踏实进取的工作态度,守护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我也要成为温暖孩子们的一束光。”问晓梅说。

还有更多的“春蕾女童”完成学业后成长为科研工作者、医生、村干部……她们感恩社会、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在各行各业贡献智慧和才能。

“正是在‘春蕾计划’的护航下,我有机会将命运之舵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是一份值得永远珍藏的恩情。”回首自己多年来的求学历程,来自湖北枣阳的王运玲说,她十分感恩当年能与“春蕾计划”相遇,这让她依靠知识改变命运,人生也由此拥有了更多的选择。

王运玲从小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是老师眼中冲刺重点大学的“好苗子”。根据王运玲家里并不宽裕的经济情况,高一那年,学校为品学兼优的王运玲申请了“春蕾计划”的资助。“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特别激动,抓紧配合填写了相关信息。”申请顺利通过,接下来的3年里,“春蕾计划”每年发放的助学金给王运玲的高中求学生活吃了一颗“定心丸”。最终,高考时她发挥稳定,考上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大学时,王运玲选择了环境专业。在校期间,她的成绩依然保持优秀,曾先后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科研成果奖。对环境相关领域的强烈兴趣也推动着她继续深造,研究生阶段,由王运玲撰写的两篇论文分别在SCI和EI刊物上发表。大学毕业后,王运玲应聘到了一家大型汽车公司,成了一名工程师。

“在校期间开展学术研究需要探索和钻研,走入工作岗位也是一样,更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王运玲期待着,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工作,干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我会以‘大国工匠’为榜样,刻苦努力、精益求精,不断夯实专业基础,提升业务技能。”

感受过“春蕾”的温暖与力量,让爱循环是“春蕾女童”们共同的愿望与期盼。

“学习之余,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同时,也将温暖和爱心传递给他人,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樊建茹说,“今后,我将继续刻苦学习、向阳成长,毕业后投身化学化工领域的科学研究,实现自身价值,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同时,我还会投身更多志愿服务,将‘春蕾精神’不断传递下去。”

(责编:李依环、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