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0:50:15 来源: sp20241122
中新网 武夷山3月22日电(彭大伟 赵丽 甘甜)“中国已在经济等诸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发展也在不断造福周边国家,因为中华文明精髓中的‘天下’观倡导多元文化和谐共存。”日前,印度Tetso学院政治学系教授桑塔姆•萨利克尤在福建武夷山接受 中新网 专访时表示。
3月21日至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等主办的首届武夷论坛在福建南平举行。以“‘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中外嘉宾齐聚武夷山朱熹园,畅谈中华文脉,共话多元文明。
图为桑塔姆•萨利克尤。 中新网 赵丽 摄前来出席论坛的桑塔姆•萨利克尤注意到,新质生产力如今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股新浪潮。他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表明中国正在向现代化、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转变,进一步向前发展还将增强周边国家的发展动能。他指出:“中国始终倡导与邻国共同繁荣。”
萨利克尤坦言,有些国家从零和博弈的角度来看待世界政治,在他们眼里,中国所做的一切都“不怀好意”,但这并非事实。“究其原因,是他们根本不了解中国文化。”
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例,萨利克尤指出:“部分国家宣称这是中国攫取其他国家利益的手段。”但在他看来,该倡议对推动构建和平共处、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具有重要意义。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他表示,对待不同文明,中华文明善于在尊重差异与多元性的基础上,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西方在某些问题上不免存在分歧,“但中国倡导在环境变化、核问题、恐怖主义等地区与国际问题寻求广泛共识,共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萨利克尤对中国包容和团结的理念表示高度赞赏,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根植于其“天下观”。他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观念中,多元文明可以和谐共处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这正是现代化的“中国方案”的核心所在。(完)
【编辑:陈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