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08:29:36 来源: sp20241114
云南滇池,西山耸立,流水逶迤。
位于滇池南岸的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牛恋村的小渔村村民小组,村居土坯墙上的螺蛳壳,见证着小渔村与滇池的今昔。
上午9点,村民赵春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经营着村里的第一家餐馆。“这两天,餐馆从早到晚基本满客,每天收入能达到六七千元。我准备把空余的客房打造成民宿。”
赵春花回忆,曾经的小渔村,茅草顶土墙房,路泥泞环境差,村民以捕鱼为生。近年来,滇池生态保护与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小渔村开始转型。
雨污分流、户厕改造,打造环村生态廊道,村集体流转土地进行生态种植,村民自发建设绿色庭院……村庄美起来,绿色发展理念在村民心里扎下了根。
美丽乡村,怎样发展特色产业?于小渔村而言,以水破题,便能因水而兴。有水、有院、有人家,游客出门见景;水上文娱中心,引进文化体验、艺术创作空间等特色业态。
好生态,富口袋。现在每月有2万多人次来小渔村旅游。“2023年,小渔村旅游营业收入近900万元。小渔村74户人家,每户都有人在村里就业、创业。”牛恋村党总支书记赵飞虎说。
古寨,山峦,莽莽苍苍的树。
景迈山的清晨,黄一簇,绿一簇,红一簇。村民们的日子,围着茶林转。
景迈山的发展也曾走过一段弯路。曾经,当地试种过密植高产的台地茶,产量虽然高,品质却跟不上,卖不出好价钱。后来,茶农把密植的茶树间稀,再在茶园中栽种香樟、山樱花、多依树等,找回“林下茶”种植传统。通过生态种植,茶叶产量虽有所降低,但品质高了、不愁卖了。
现在,9家景迈山古茶林诚信联盟企业中,有6家企业年产值超1000万元。茶农收入显著提高,每亩收入6000元至8000元。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张丕生介绍,依托茶文旅融合发展,2023年,景迈山景区实现旅游收入约1.58亿元,同比增长43.6%。
“古茶林不仅是我们的生活家园,也是整个景迈山的生态资源。”景迈大寨村村民岩温发说。
静的山、动的水,蕴藏着“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
近年来,生态旅游成为云南旅游的优势和特色。全省600多家A级以上景区,生态旅游景区占72%。迪庆的普达措国家公园、丽江的玉龙雪山、昭通的大山包等,成为人们向往的生态旅游目的地。2023年,云南旅游总收入达1.44万亿元,今年“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3800多万人次。
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创意……放眼云南,新产业新业态红红火火。
协同发力,久久为功。2008年起,昆明市在滇池湖滨建设“四退三还一护”生态工程,恢复湿地功能。中铁交通集团西南运营中心党工委书记、总经理佘国斌说:“滇池草海湿地公园的建成,进一步推动了湖滨生态湿地的修复。”
全面深化河湖长制,58块湖滨湿地“串珠成链”,23公里的滇池绿道环草海段全线贯通,打造“滇池旅游黄金岸线”,深耕滇池沿岸“一村一特色”……这些折射的是云南生态治理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成效,为云南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写下生动注脚。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1日 01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