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1:21:10 来源: sp20241130
“中国不缺书,我们的前辈作家仍在勤奋地写作,一本接一本,并且他们比我们有更丰富的经验、更纯熟的技巧和更广泛的知识,那么青年作家写作的价值和意义究竟在哪里呢?”作家石一枫经常如此自问。
在9月2日至3日举行的第九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作家展开讨论,他们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做出解答。
从文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李春华来自新疆克拉玛依市,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采油工。对文学的热爱,让她把工作也当作创作的一部分。“从一台‘磕头机’到另外一台‘磕头机’,我观察着猪毛菜的四季变化,我巡井巡风巡云朵,自在极了。”业余时间,她就躲进工具间和泵房,修改自己的作品。今年,她的长篇散文《我有一片戈壁》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随后这篇作品走进了高中课堂和高考模拟题,很多读者认识了她。
作家孙频对李春华所谈深有感触:“无论你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县城,无论你是在祖国最北的漠河,还是在我国大陆最南端,也不管你是专业作家,还是教师、军人、矿工、快递员,你都拥有一支笔,你都可以以无法复制的经历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
作家季越人今年22岁,是此次参会年龄最小的作家。2022年10月,他开始在网络上发表作品。他既喜爱严肃文学,又喜爱网络文学。但在现实中,有人将它们割裂开来。季越人对此并不认同:“为什么不能将两者的优势相结合呢?”调和注定是一次艰难的尝试,他不擅长把握网文的节奏,所以常遇到挫折,但他坚持这样写下去。“做调和难免会吃力不讨好,我只希望有人读了,各自都能从中看出各自的道理。”
“什么是我一定要努力去抵达、去表达的?什么是我有能力去抵达、去表达的?”作家蔡崇达自写作以来,日复一日地追问自己。多年的写作让他体会到,在文学中抵达精神的故乡,是写作者必须承担的使命。人们需要文学的陪伴,从文学中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并汲取前行的力量。
把创作之根深深扎在大地上
作家马金莲今年收获颇丰。她的脱贫题材小说《亲爱的人们》在多家刊物发表,并先后获得多个项目支持。
在会上,她隆重介绍了家乡宁夏西海固。“在这里,文学之花处处盛开,芬芳灿烂;在这里,文学是土地上生长得最好的庄稼。”小说的成功面世,让她笃信“耐得住寂寞,头顶纯净天空,就有诗句涌现在脑海;守得住清贫,脚踏厚重大地,就有情感激荡在心底”。
把创作之根深深扎在大地上,艺术想象便有了坚不可摧的质地。现实题材如是,科幻题材亦如是。
作家陈楸帆在最新创作的少儿长篇小说《山歌海谣》中,将三次赴贵州山区实地考察的第一手经验融入科幻创作。时代生活的巧妙萃取,为这部科幻作品注入了现实冲击力和情感感染力。“青年作家应当保持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感知,将自己的创作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这是他总结出的经验。
在作家马伯庸看来,文艺创作要洞察时代:“千千万万民众的生活汇聚成了江水。如果我们不沉下去,怎么能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期许,又怎么能感知到大江东去的壮景?”
作家王昆参会之前,去了西部边境一个海拔5000米的前沿哨所。他看到一名年轻士兵笔直地站在垭口,双手紧握着冲锋枪,等待无人机运送保障物资。就在距此不远处的一个边防连,陈祥榕烈士写下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他被深深地触动了。士兵的青春是捍卫祖国的边防。那么,作家的青春,该捍卫什么?“一个时代的文学,必须与它所处的这个时代相匹配。一个时代的作家,必须在这个时代里找准自己的定位。‘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不仅是青年官兵的誓言,也是青年作家的文化使命。”王昆说得笃定。(记者 刘江伟)
(责编:方经纶、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