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拓展思政课广度和深度(在一线)

发布时间:2024-12-23 15:01:41 来源: sp20241223

  “大家看这块神奇的石头!这块巨石上的植被,自下而上有地衣、苔藓、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完整地记录了从低等植物群落向高等植物群落几亿年演替的全过程。”暑假期间,福建福州长乐第二中学学生来到武夷山国家公园研学,武夷山国家公园人民法庭庭长姜欢化身导游,一边讲解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一边普及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也是珍稀、特有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姜欢介绍,武夷山市人民法院曾审理过一起国家公园内非法采摘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金线兰的案件,被告人为了药用价值偷挖金线兰,受到严厉处罚。

  “小小的金线兰,看似不起眼,却是这里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国家公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以及栖息于此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都必须用最严密的法治加以保护。”听完讲解,长乐第二中学学生刘文槿很有感触,“我们要认真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成为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员,守护祖国的蓝天净土和绿水青山。”

  漫步国家公园,感受自然之美;徜徉翠绿茶园,体验采茶制茶;走进朱熹故居,感悟理学文化……近年来,武夷山市发挥特色优势,依托朱熹园、燕子窠生态茶园、闽越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洋庄红色文化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等,推动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内外联动,让思政课更加有声有色。

  “我们打造251公里的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并组建以国家公园讲解员为主体的宣讲队,将生态文明、法治护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融入讲解词,通过流动式、情景化的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书记杨青建介绍。

  在武夷山,既可以看见美丽中国,又可以看见文化中国。这里拥有的朱子文化、闽越文化、武夷茶文化等众多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

  “咚咚锵、咚咚锵”,一阵锣鼓声中,身着华服的少年举着“龙鱼”翻转腾挪……在前段时间武夷山市课后服务成果展上,五夫镇朱子学校的少年龙鱼表演队进行了一场精彩演出。

  作为朱子文化载体之一,传统民间文化表演“五夫龙鱼戏”被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们将龙鱼戏纳入课后服务,邀请龙鱼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指导,喜欢龙鱼戏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朱子学校校长林巧介绍,少年龙鱼表演队不仅在校内演出,也经常在传统节日走进大街小巷。

  为推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堂教学相结合,武夷山市教育系统编辑出版《走近朱熹》《武夷茶说》等校本教材,推动“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茶百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在课后服务中开设朱子吟诵、笔墨传熹、龙鱼戏等兴趣课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武夷山市坚持开门办思政,今年以来,累计接待省内外学生研学团328批2万余人。”武夷山市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兰智权表示,未来将继续拓展资源、形成合力,系统设计更多更优质的研学线路和课程,持续拓展思政课广度和深度,让武夷山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助力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杨鸿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4日 07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