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2:50:54 来源: sp20241116
中新社 兰州10月10日电 题:文溯阁《四库全书》如何让中外读者“触手可及”?
——专访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汪受宽
中新社 记者 闫姣
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工程,《四库全书》近8亿字,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汇集了先秦至清代前期的主要典籍著作,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技的大集结,促进了中国各学科的兴盛。而收藏于甘肃的文溯阁《四库全书》,较于其他版本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学术研究价值。
2023年5月15日,在甘肃兰州市,观众翻阅《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精选》。 中新社 记者 闫姣 摄近年来,甘肃省推进文溯阁《四库全书》数字化工程,令“千古巨制”走近普通读者。为何说文溯阁《四库全书》包罗中外,其有何当代价值?如何让它进一步走向中外读者?近日,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汪受宽就此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为何说《四库全书》的编纂包罗中外?它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加入了哪些国际力量?
汪受宽:说《四库全书》的编纂包罗中外,在于它不仅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史哲经、理工农医所有学科内容,还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国际人士,包括西方诸国以及日本、朝鲜、越南学者的著作,还有历代中国人所记的世界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科技、交通等著作,对中外交往史研究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吸引了世界各国学者关注。
《四库全书》子部和集部中,收录了许多僧释记载古印度及佛教的著作,如释法显《佛国记》、释玄奘《大唐西域记》等;收录有希腊人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意大利人龙华民《新法算书》,葡萄牙人阳玛诺《天问略》,比利时人南怀仁《坤舆图说》等,保存了西方天文历法学、数学、机械学、地理学、水利学等学科的知识。
史部收录了朝鲜人、安南(今越南)人、日本人所著其本国历史著述,及国人所著南洋、东海、北方、西域等地相关著作,如唐代段公路《北户录》、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等。
经部收录了新撰《钦定西域同文志》24卷,是一部由满文、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托忒蒙古文六种文字组成的对译辞书,对了解和研究中亚、新疆历史地理和语言有极大帮助。
近年来,为保护传承《四库全书》,出现了以《四库全书》等相关典籍为核心,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四库学”。“四库学”在国外也早已引起重视,有日本松崎鹤雄的《论四库全书》、藤塚邻的《四库全书编纂的环境》、桥川浚的《四库全书的评价》,美国华盛顿大学盖博坚(Kent Guy)的《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学者与国家》,以及李芬林主持出版的《四库全书研究论文篇目索引(1908-2010)》,收录有关《四库全书》及相关研究文章目录5000余条,包括日本学者和西方学者的论文。
兰州大学教授汪受宽介绍《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精选》,并提出未来相关文创设想。九美旦增 摄中新社 记者:中国的《四库全书》,与法国思想家狄德罗的《百科全书》,以及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又称《大英百科全书》)相比,有哪些异同?
汪受宽:中国的《四库全书》与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以及《不列颠百科全书》,均诞生于18世纪,都是编纂规模宏大的知识集成,反映了当时这些国家各自文化与知识体系的综合成就,代表了各自文明的知识巅峰,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作为各自文化的总结,都力图囊括广泛的知识领域。
三者的不同点也有很多。从编纂目的来看,《四库全书》主要是为总结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从文化上保障清王朝稳定。《百科全书》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产物,是将当代所有知识、最新科学成就写成条目,宣传自然科学知识,提倡理性主义和批判精神。《不列颠百科全书》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促进教育,体现了英国启蒙时期的求知精神和学术追求。
从内容选择与编排来看,《四库全书》是收录有3400余种重要典籍的一部丛书,更侧重对古典文献,尤其是儒家经典的整理考证和解释。《百科全书》和《不列颠百科全书》是当时各学科顶尖学者新撰的本学科最新成就词条的巨型辞典,更注重科学知识、技术、哲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均衡发展,内容更为开放和包容,鼓励创新和质疑精神。
从影响来看,《四库全书》汇辑了中国古代丰富文化遗产,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整理,有积极作用。而《百科全书》几乎囊括了18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取得的全部文化成果,总结了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学说,是西方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号角。《不列颠百科全书》则成为英语世界乃至全球学术标准的象征,对教育和知识普及起重要作用。
从编纂方式与组织结构来看,《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由官方主导,是对旧籍的整理,参与者多为官僚学者,强调权威性和正统性。《百科全书》和《不列颠百科全书》则更加多元化,有各行业专家学者参与,体现了社会各阶层智慧的融合。
2023年5月15日,中国文溯阁《四库全书》原大原样影印精选版《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精选》在甘肃兰州市首次出版面世。图为《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精选》发布现场。九美旦增 摄中新社 记者:与其他阁本相比,现藏于甘肃的文溯阁《四库全书》有何独特之处?其数字化保护经验对海外典籍保护有何借鉴作用?
汪受宽:文溯阁《四库全书》经历了从辽宁省沈阳故宫文溯阁迁移至甘肃省的过程,这一历史变迁本身赋予了它独特的经历。与其他阁本相比,它的迁移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对珍贵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与努力。
文溯阁所藏《四库全书》是目前中国唯一未整套公开出版的存世抄本,它具有独特性,其内容对学术研究有很高价值。同时,在最近的数字化及影印出版工作中,文溯阁本特别突出了甘肃文化特色,丰富了《四库全书》的研究维度,也增强了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甘肃在推进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数字化工作中采取了系列创新措施,力求在保护古籍原件的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古籍资源的活化利用。这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止因自然老化、环境因素或人为操作导致的古籍损坏,为海外典籍保护提供了科技手段上的启示。
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数字化项目展示了如何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数字化手段增加古籍可访问性和利用率,这对解决古籍“藏”与“用”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思路。
读者出版集团所属读者古籍数字科技中心总经理宋学娟,展示文溯阁《四库全书》经部数据处理部分内容。九美旦增 摄中新社 记者:如何借助文溯阁《四库全书》仿真影印版书籍,以及数字化等创新性保护成果,与世界共享文化渊薮?
汪受宽:现存三部半《四库全书》纸质版、数字化和全文检索版及数据库出版,变一为百千万,更好地保护了各《四库全书》库本。想要将其文化价值对外传播,可以采取数字化资源平台共享的方式,建立或利用现有数字化资源平台,如在线数据库或数字图书馆,将《四库全书》数字化内容上线,允许全球范围内的学者、学生和文化爱好者访问,并通过多语言界面,降低语言障碍,使非中文使用者也能理解和欣赏。
同时,举办专题展览,展示《四库全书》的仿真影印本,结合数字互动体验,提升参观者的兴趣和参与度。与国外出版社合作,推出《四库全书》的翻译版或精选集,增加其在非中文地区的可读性和影响力。
此外,将《四库全书》的内容融入国际教育课程,特别是汉学、历史学和文学专业,并与海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关于《四库全书》的研究项目,促进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
最后,设计文化旅游路线,将文溯阁等《四库全书》实体馆藏地点纳入,吸引海内外游客,并开发相关文创产品,如复刻版图书、艺术衍生品等,进入国际市场。(完)
受访者简介:
汪受宽。 中新社 记者 闫姣 摄汪受宽,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从事中国史学史、文化史及西北地方史研究。著有《西北史著》《中国通史宋卷》《西北史鉴》等。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