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众“花样”过冬至

发布时间:2024-12-01 03:01:21 来源: sp20241201

   中新社 南宁12月22日电 题:广西民众“花样”过冬至

  作者 韦佳秀 陈秋霞 刘俊聪

  “一家人围坐,吃着提前熏制的腊肉,再来一桌热腾腾的火锅,放上我们这边的冬笋、野生香菇等食材。对于我们来说,冬至是一个团聚的好日子,是寒冷冬天里的暖意。”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村民黄慧玲22日说。

  在金秀,入冬后,瑶族民众便开始张罗着腌制腊肉,将磨碎的胡椒、肉桂和八角等香料混合细盐和酒,抹在切成长条的新鲜猪肉上,接着反复揉搓、按摩肉块,以便调味料充分渗入。待到冬至,就成了餐桌上的佳肴。

  冬至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气之一,民间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在广西,冬至这天,当地人都会放下手头上的忙碌,一家人伴着热气升腾的菜肴,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佳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不同民族有其独特的冬至习俗。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冠洞村,当地村民杨菊凤表示,冬至是侗家人的新年——“侗年”。侗家民众会在这一天吹芦笙、跳多耶、看侗戏,并邀请亲朋好友来聚餐,图一个“今年吃完冬,来年好轻松”的寓意。

  22日9时,南宁市淡村菜市场人流攒动,一派火热。记者在现场看到,汤圆以及鸡鸭鱼肉等食材挂满市民的电动车,或是塞满汽车后备箱,是广西人给这个冬至的“仪式感”。

12月22日正值冬至时节,南宁市民在淡村菜市场购买食材。图为一位市民购买的食材挂满电动车。韦佳秀 摄

  “我今天早上6点多就出来买菜,买了满满一车的食材。”南宁市江南区的王先生是壮族人,他告诉记者,每年冬至,家里亲戚十几桌人齐聚一堂,很是热闹。“这一天,家里的长辈都会叮嘱小辈喝一碗韭菜鸭血汤,寓意着过一个‘暖冬’。”

  记者了解到,肉粽也是不少广西人的冬至菜单之一。林桂英是横州人,在淡村菜市场卖肉粽已有20余年,“每年冬至,肉粽都会特别好卖,平时一天卖120余个,冬至这一天翻倍”。

  林桂英告诉记者,横州市家家户户都会在冬至这一天吃肉粽,不少家庭还会自己制作,并让家中小辈学习这门手艺。“准备粽叶、筛米泡米、腌制瘦肉......由于工序较多,我们一般中午开始包粽,晚上煲粽,次日一早就可以出锅,这样做出来的粽子又糯又香。”她说。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陈雅然表示,中国南北方过冬至的差异在于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这个现象的形成原因是南北方农作物的差异和气候差异。

  陈雅然称,在广西,不同民族甚至是不同区域,在冬至时节有不同的表现。如汉族和壮族吃汤圆、糍粑以及祭祖祈福等,仫佬族会在这一天“舞草龙”,侗族民众将冬至看作是一年的岁首,通过吹芦笙、跳多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启岁首。

  陈雅然表示,习俗是流动的、富有生命力的,在多民族聚居的环境下,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之间相互交往交融、文化互鉴,促使冬至在多民族间“流行”起来。

  “随着时代发展,一些新的元素会加入到传统的习俗和饮食中,从而使得冬至这个节日的内涵越来越大,其文化表现也越来越多。对于文化传承而言,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她说。(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