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4:44:16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网 北京3月6日电(记者 张尼) “我理解,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材料突破是战新产业、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孕育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晓晨在“对话新国企·聚力高质量”系列融媒体访谈中表示,要以新兴产业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形成,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
“对话新国企·聚力高质量”系列融媒体访谈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与中央企业媒体联盟主办,中国新闻网联合主办。
视频:中国有研董事长赵晓晨:以新材料的创新突破,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形成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以新材料的创新突破,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形成
谈及目前热议的“新质生产力”话题,赵晓晨表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聚焦到行业内部,他认为,新材料的发展能极大地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形成,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兴起,又为新材料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抓住当前机遇的关键,是以新材料的创新突破,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形成。
他表示,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升关键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方面,作为科研转制院所中央企业,要发挥自身科技创新和拥有战略科学家资源的优势,围绕像稀土、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系统梳理和部署创新链,加快锻长板、补短板,在新型举国体制中,发挥好行业国家队关键核心技术“保供”和“托底”的作用,下定决心、加大力度,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保证国家重点产业链安全可靠、有竞争力。
在“强化前沿技术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方面,坚持竞争点前移,超前布局、超前投入,以率先实现前沿技术突破,引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领域、新赛道实现关键突破、奠定竞争优势,以新兴产业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形成,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
在“加大行业共性技术供给,赋能传统产业升级迭代”方面,致力于迭代升级传统的有色金属行业,大力开发、推广短流程、低能耗、可循环等绿色制造技术,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循环经济模式;同时,加快数智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行业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
视频:中国有研董事长赵晓晨:加快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全面系统打造价值创造的“关键引擎”
国资央企的核心功能主要体现在增强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上,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持续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谈及企业的发展定位,赵晓晨说,中国有研科技集团作为科技型中央企业,聚焦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途径,就是要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和产业培育孵化”的发展定位,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增强核心功能、围绕价值创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他强调,首先是企业要全面系统打造价值创造的“关键引擎”。体现强化核心功能,全力推动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服务国家、行业大局,不断破解“卡脖子”难题;体现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体系,不断提升工程技术创新体系效能。
其次是不断优化价值创造的“产业结构”。将创新资源向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中,努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率,谋求在前沿技术和高端产品领域取得突破,加快培育形成新产业、新动能;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紧跟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系统谋划和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最后是全面提升价值创造的“整体能力”。通过深入开展对标提升行动、落实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加强精益管理、推进数智化赋能,等等,坚定不移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运营质量,全面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视频:中国有研董事长赵晓晨:有效激发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活力动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做好“人才”文章。赵晓晨说,中国有研作为行业“国家队”,在有色金属工程技术领域,应当既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人才培养的先锋队。
如何统筹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
在赵晓晨看来,首先,大事要党委来抓,人才工作是战略任务,党委要统筹人才工作。党委在人才工作中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要对人才现状、建设需求作出战略判断,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旗帜鲜明的树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导向,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
其次,科技人才是人才中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深度融合、一体推进,聚焦创新抓人才。围绕科技创新技术发展格局,梳理核心领域、重要方向,精准绘制科技人才地图,聚焦科技创新目标任务,打造战略科技人才雁阵格局。依托重大项目培养人才,在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锻长板、补短板的实践中,精准发现、培养高层次人才。
“还有一点是,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动力。”
赵晓晨认为,对科技人才,对科技人才的价值贡献,要坚持正向激励为主、能给尽给。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奖励体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特点,分类实施股权激励、分红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充分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科技人才倾斜,有效激发科技人才参与科技创新的活力动力。
“总体来说,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是落实人才建设的战略地位,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一体谋划、一体推进,持续、精准完善人才战略布局,以高水平的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成果,助力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视频:中国有研董事长赵晓晨:着力打造中国工程技术科技期刊龙头企业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动我国工程技术期刊做强做优做大
一直以来,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的建议和提案都备受外界关注。今年,赵晓晨带来的提案是“着力打造中国工程技术科技期刊龙头企业”。
“我理解,工程技术科技期刊,对引领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工程化转化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工程技术期刊的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在工程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和竞争力。”
赵晓晨表示,他在调研中发现,一方面,我国的工程技术科技期刊数量众多,超过2000本,但被SCI收录的不足100本,实际上是呈现出了“小、散、弱”特点,这就制约了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科技人员每年在工程技术领域发表近15万篇SCI论文,有90%以上发表在国外,其中70%以上都是由国外五大出版商出版,在国内发表的不足5000篇。
“这就表明我国工程技术期刊发展水平和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不相匹配。”
基于这些现状,赵晓晨建议发挥国资央企科技资源和出版机构的独特优势,整合优化资源,着力打造我国工程技术科技期刊龙头企业,提升我国工程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赵晓晨的提案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建议优化整合搭建平台,选择有一定实力和经验的国资央企出版机构作为牵头单位,整合打造世界一流工程期刊出版集团;二是建议实施工程期刊资源整合和质量提升行动,通过协作办刊模式提升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增强国际影响力、话语权;三是建议通过政策扶持,支持国资央企创办高水平英文期刊,以吸纳高水平国际学术成果;四是建议构建国家级工程技术创新核心知识仓库,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实现高效利用,打破国际学术出版商在数字资源平台的垄断。
“我认为,着力打造高水平工程技术科技期刊龙头企业,推动我国工程技术期刊做强做优做大,正逢其时。”赵晓晨说。
【精彩观点】
【编辑:孙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