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6:18:26 来源: sp20241124
11日,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座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出席并讲话。大会宣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致辞和国际水稻研究所贺信。
1973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领衔下,我国成功实现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标志着杂交水稻研究的历史性突破。50年来,全国科技工作者持续开展杂交水稻大协作,创造了不育系、恢复系和杂交组合的遗传多样性,保障了杂交水稻高质量发展。杂交水稻历经了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的三次理论创新突破,实现了5轮产量跃升,在国内累计推广面积达9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8000多亿公斤,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到全球70多个国家,现年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湖南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湖南全省粮食年产量持续稳定在600亿斤以上,总产量保持在全国第10位。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种业科技创新,将岳麓山实验室纳入“4+4科创工程”,将现代种业作为优势产业纳入“4×4”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种业科技创新高地。下一步,湖南还将加快建成现代生物种业技术创新体系。
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汇报了在湖南省农科院领衔下取得的系列新成果: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卓两优1126”在云南个旧、蒙自开展大面积示范,平均亩产1186公斤;选育的镉低积累水稻品种“西子3号”成为首个通过国审的镉低积累水稻品种,品种“臻两优8612”在湖南52个县市区推广107万亩,成为首个大面积推广的低镉水稻品种;第三代杂交稻关键技术获突破,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育系分选技术和转基因花粉失活技术,构建了全球领先水平的不育系种子分选平台。此外,湖南省农科院在耐盐碱杂交稻研究上创制了系列优良耐盐亲本,在再生稻研究上培育筛选出10多个高温钝感、优质、适合再生种植的新品种,研究集成了再生稻“六适三高”栽培技术。
柏连阳称,未来,湖南将着力在杂交水稻重大新品种、镉低积累绿色水稻品种、杂种优势机理与固定技术、智能不育技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和科技创新平台、高水平人才队伍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我国保持杂交水稻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
(责编:申佳平、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