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00:01:35 来源: sp20250102
据6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毕业临近,大学生应聘求职进入高峰期,一些求职中介在网络平台上推出“名企实习”“内部推荐”等项目,有的“大厂内推”要价高达十几万元。这些服务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高价“内推”服务的戏码,每年都在上演。有的机构公开宣传时只说提供简历修改、面试辅导等服务,要价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但客户按照提示添加卖家联系方式后,他们就会兜售“包过内推”等服务,要价非常高。
“付费内推”并不靠谱。一者,现在互联网大厂招聘越来越规范,违规的“付费内推”基本没有可操作空间。二者,从媒体近年来的披露看,“名企实习”“包过内推”背后其实多是诈骗套路。在某知名投诉平台上,以“内推”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有不少求职者反映过“付费内推”的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问题。
“付费内推”乱象之所以长期存在,主要是因为一些不法机构利用了求职者的焦虑、迷茫心理。比如,炒作求职者与招聘者之间存在信息差和渠道差,事实上,有的机构讲授的内容与公共平台上的免费资源没什么差别,所谓的“内推渠道”也是一些网上的公开招聘信息和联系方式。
“付费内推,十人九悲”,治理和打击此乱象必要而紧迫。今年5月,教育部部署各地各高校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帮助毕业生防范“黑中介”“招聘付费”等就业陷阱,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招聘欺诈、恶意解约、“培训贷”等违规违法行为。这样的行动是有效的。相关部门还要再多一些合力,为求职者营造放心的就业环境。
企业强化内部管理,防范“内鬼”也至关重要。几年前,某互联网头部企业发布过一起反舞弊调查:多名员工与中介合作招募实习生,员工负责安排虚假的远程实习,从中分利。对类似情况,相关企业应引起重视,举一反三,规避“付费内推”等违规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此外,用制度护航,为毕业生实习营造无忧环境也是公众的呼吁。当前高校学生面临的一大困境是急需实习机会以获得职业体验和毕业证明,这恰恰容易被某些商业机构利用。扭转此问题,需要在劳动保障、教师指导以及劳动报酬等方面建立并完善实习制度体系,而这需要相关部门、高校及企业共同发力。
维护就业市场秩序,让“花十几万进大厂”等骗术无机可乘,十分重要。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