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7:37:19 来源: sp20241227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近日举行的第13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上获悉,随着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村污水处理领域迎来了一系列技术与管理模式创新,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治理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鞠宇平表示,污水处理设施作为现代化小城镇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的民生项目,不仅关系到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更是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介绍,近年来我国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建制镇数量逐年增加。2015年至2023年间,国内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建制镇数量从4512个增至16035个,比例由25.30%上升至82.87%。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和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污水处理“有没有”的问题,更需关注“好不好”的问题。2022年,我国建制镇污水处理率64%,乡污水处理率28%,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31%,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此,专家指出,应通过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力求实现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高效协同。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汪诚文介绍了循环复氧生物膜一体化处理设备的研发进展。这是一种适合农村地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通过固定床生物膜法、生物膜填料和循环喷淋复氧等创新性的工艺设计,实现了污水处理的高效性和低成本运行,有望在农村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全球淡水资源使用中大部分为农业用水(69%),污水用于农业和生态用水,可减少淡水资源消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俊新表示,从资源的视角管理污水,需要结合村镇特点,以“绿色低碳”为目标,从标准、技术、管理、政策机制等多个方面,推动村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综合体系构建,实现资源循环及污水可持续处理与利用。
同济大学教授、工程与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雷总结道,科技创新是推动农村环保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新模式、新技术、新装备、新药剂等科技创新的不断涌现,将助力农村环境治理向智慧化、有价资源回收利用业态转型升级,从而推动乡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该论坛由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生态市政建设专委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旨在共同探讨和交流村镇水环境治理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经验。
(责编:赵竹青、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