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5:11:59 来源: sp20241123
人民网北京6月5日电 (薄晨棣、高清扬)今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3)》《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3年)》及相关典型案例。
最高法副院长杨临萍介绍,2023年,人民法院坚定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国法院共受理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5.9万件,审结23.2万件,审理了一批标志性典型性案件,有力推动生态环境法治进程。如江苏法院审理的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通过依法惩治擅自“放生”鲶鱼、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引导公众提升生物安全意识;贵州法院审理的盗割“古楠木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依法判令被告人对其盗割损害的具有2600年树龄的“古楠木王”进行及时救治,并推动当地建立珍稀树木协同保护机制。
此外,坚持守正创新,扎实推进专业化建设,促进审判机制现代化。截至2023年底,全国法院已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组织2800多个,我国已成为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覆盖最广、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统一归口取得明显进展,全国已有1200余家法院落实环境资源审判“三合一”归口,有500余家法院已完成“二合一”归口,为进一步做实融合增效积累丰富经验。
立足规范引领,丰富完善司法裁判规则,推动法律适用规范体系现代化。最高法发布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生态环境侵权民事诉讼证据等5部司法解释,完善环资领域裁判规则;发布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意见、打击涉海砂违法犯罪纪要等3部司法文件,强化司法政策供给。发布长江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5个,发布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主题的典型案例9批93个,充分发挥案例业务指导和社会教育、警示、引领作用。
聚焦公正效率,不断加强司法能力建设,推动审判能力现代化。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专项整治行动及联合发布典型案例,凝聚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合力。落实“抓前端、治未病”要求,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促进企业、行业从源头上完善管理、消除隐患。强化数字赋能,以更高标准、更新技术、更优方案建设法院 “一张网”,上线运行诉讼服务“有信必复”平台,人民法院案例库、“法答网”建成运行,加强环境资源条线审判监督指导与解惑答疑,提升环境资源审判队伍现代化能力水平。
(责编:薄晨棣、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