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0:17:59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社 北京7月21日电 题:关键时期,300多项举措描绘全面深改新篇
中新社 记者 黄钰钦 谢雁冰
逾2万字篇幅、共15个部分、开列60条、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21日全文公布,一项项具体的措施,让外界看到中国改革的广度力度深度,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再次对外表明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正如《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三大板块布局清晰
从内容层面看,《决定》分为三大板块,总论部分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分论部分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部署改革,第三板块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从时间维度看,《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明确提出“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面对改革的迫切需要,外界期待关键时期出台的重大决定。”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分析称,《决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未来发力方向,将确保中国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改革保持延续性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一揽子推出15个领域、336项改革举措,到二十届三中全会以15个部分、开列60条、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在外界看来,两次三中全会的改革部署保持高度延续性。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指出,“这个表述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时的提法完全一致,说明改革的根本方向没有变化。”
不仅如此,改革的延续性在一些关键表述上得以直观呈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论断被国内外广泛关注。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中,“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表述一以贯之。
“在充满不确定的大环境中,改革的延续性表现出中国发展的定力。”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衡认为,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面对杂音与误解,中共系统部署的改革将起到风向标和定心丸作用,也向外界释出了中国发展的稳定预期。
突出制度建设主线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有评论指出,《决定》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展现出中共推行改革的系统性。外界注意到,本轮改革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框架下谋划,统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
燕继荣表示,无论是对已有制度的不断健全,还是在新领域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都注重从制度着手,系统集成是重要特点,不断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
在全面改革中,如何牵住“牛鼻子”瞄准关键环节,是另一道必答题。对此,《决定》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
“在中共的改革方法论中,既重系统,也看重点。”王衡指出,面对改革中相互交叉的领域,需要系统思维,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需要抓住关键、精准发力。系统集成、突出重点,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改革的实效性。
梳理《决定》全文可以发现,“人民”二字出现近50次。在《决定》列出的最新“改革清单”中,无论是“医食住行”还是“一老一小”,无论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还是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成为了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政策。(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