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20:53:26 来源: sp20241215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食品企业要生产出高质量的放心食品,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影响社会治理方式的今天,以数字化赋能食品安全治理,是落实食品安全战略、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创新食品安全治理,织密织牢食品安全全链条全覆盖的防护网络,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优化食品安全监管流程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期待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治理数字化建设是构建严密高效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以数字技术优化监管流程、整合治理资源,能够推动食品安全监管结构重塑,减少信息传输层次,加速信息流动,从而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当前,一些地方将数字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治理,搭建起数字化的监管服务平台和系统,取得明显成效。比如,一些冷链品追溯平台、食品追溯系统,有助于解决监管环节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延展监督管理链条;“你点我检”抽检系统将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食品类别进行统计并及时反馈给监管部门,能够提升抽检活动的针对性;食品安全生产监督现场执法管理终端等执法平台对监管过程、执法过程进行线上记录和公开,有助于规范食品安全监管过程。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数字化监管的顶层设计,明确食品安全治理数字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方向原则。推动建设相互协调的数字化监管框架和规则体系,加强领域间、部门间和地区间的交流和协同,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强化食品产业链的全过程监管,实现监管方式精准化、智能化。
推动食品企业数字化转型。食品企业在守护食品安全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数字技术的发展为食品行业从生产、加工到流通、销售环节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也为食品企业更好履行守护食品安全责任提供了重要手段。当前,一些食品企业搭建产品追溯系统,实现供应链数字化。清晰透明的追溯信息有助于消除消费者的安全顾虑,增强消费者信心;供应链数字化能加强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降低食品安全风险。要推动食品企业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潮流,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能力、质量管理能力和信息追溯能力,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推动关键生产设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稳定产品品质。建立产品信息化管理机制,从业务流程、产品生产、质量管控等多方面进行数据采集,以系统、全面的数据链服务政府监管和自身追溯体系建设。主动对接政府数字化监管平台,完善食品供应链中原料、加工、流通、仓储等信息的追溯。
坚持共治共享形成治理合力。食品安全治理涉及种植、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需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治理合力,以多主体参与的治理网络与治理结构保障食品安全。运用数字技术畅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渠道,把“自上而下”的监管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实现信息互通、监管互动、资源共享。建立基于大数据监测的食品安全档案和管控机制,既规范生产者行为,又推动解决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渠道分散、群众查询困难等问题。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以及时性和交互性的信息传播打破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之间的层层信息壁垒,让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食品安全信息,更便捷地参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3日 09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