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1:53:52 来源: sp20241115
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价值共识、引领时代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要求“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实需要。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价值共识、引领时代发展方向。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两个大局”相互激荡、同步交织的历史语境下,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统筹“三个事关”,科学把握和落实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事关党的前途命运。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不是什么主观偏好,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马克思主义超越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现象与本体、科学与信仰、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二元对立,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能够解决近代中国救亡图存问题,继而解决民族复兴问题。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党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引、行动指南。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要守正。这意味着我们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不动摇,巩固意识形态稳定性,不被外部风险或压力所左右。在不断变革的世界中,守正能够保证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精神支柱,不仅是理论指导,更是思想阵地的坚固堡垒。
另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要创新。创新是不断推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维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党的理论创新要坚持“两个结合”,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内核不动摇的基本前提,根据时代的需要,积极探索新的理论和实践,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创新意识形态工作,要回应中国面临的挑战、回应国际社会的变革、回应人民的需求、回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还需要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更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
一方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仍在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适应新的国际形势,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国际话语权建设。
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但还面临着不少风险挑战和不确定因素,如国际政治风险、经济波动等,各种风险很容易转化为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与此同时,多元化思想观念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错误思潮仍在暗流涌动,意识形态建设尤为重要。为此,必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为国家发展把舵领航,回应各种风险挑战,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价值共识,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持久性的理论支撑。
第三,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一个多民族国家如果缺乏统一的身份意识,没有强烈的国家认同,就会四分五裂,成为一盘散沙,不可能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因此,增强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培育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文化、文明和价值观的力量是巨大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正确评价、分析、鉴别文化、文明和价值观。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中华文化集中国各民族文化之大成,各民族文化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基于此,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引下深刻洞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三个事关”着眼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将党的命运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极端重要性的全新认识,是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最新理论成果和表述。要深入学习、全面领悟这一重要指示的深刻内涵,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积极破题解题,不断夯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志丹)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