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8 07:25:28 来源: sp20241128
中新网 杭州3月14日电(郭其钰 王方玲)古木参天,翠竹挺秀,位于浙江杭州临安的天目山已是一片春意盎然。今年3月,杭州首个“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基地”落地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古树名木撑起“司法保护伞”。
古树名木是记录自然生态变迁的“活化石”,也是承载民族历史记忆的绿色“国宝”。西湖景区的悬铃木、五云山顶的银杏树、法净寺旁的百年梧桐……杭州近2.9万棵古树名木构成了城市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风貌。
“杭州的古树住在城市,守在村头,藏在深山,隐在古刹,一语不发却道尽千年。”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当地匠心打造了一系列围绕古树名木的“趣玩”项目,通过为古树制作电子地图、打造古树名木Citywalk路线等方式,让市民游客循着古树名木的线路即可探寻城市坐标和文化脉络。
杭州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座谈会。杭州中院 供图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发挥司法作用,凝聚社会共识,共建古树名木大保护机制,是杭州破题发力的方向。
以天目山为例,作为浙江唯一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网络(MAB)的“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天目山共有37个古树群,72种4821株古树名木,数量约占该省的15.7%。
“此次我们首次探索在天目山成立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基地,意味着天目山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形成了行政与司法双重保护。”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环资庭庭长俞春伟介绍,后续将设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合议庭、建立“法官+林长”长效联络机制、持续跟踪回访补植复绿情况、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普法直播等,为古树名木提供司法保护。
天目山“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基地”揭牌。杭州中院 供图以此为基础,临安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莲萍进一步提出,研究启动关于古树名木的综合执法司法改革,强化多跨协同。
“法治的价值不在于判决,更在于人民的内心。”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毛煜焕认为,法院不仅要严格依法办案,更要积极能动履职,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做好审判的“后半篇文章”,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古树名木。
在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生态治理研究所所长、教授陈真亮看来,古树名木保护任重道远,目前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重自然轻历史文化”“重林业执法轻综合行政与保护区执法”“重管理执法轻司法”“重政府轻多中心共同治理”等不平衡问题,关键要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不断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法治化水平,构筑“古树名木保护共同体”。(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