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6 04:03:44 来源: sp20241206
当地民众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参观。 图为尚凯元摄
绿釉凤首壶(宋)。 图为尚凯元摄
青灰色耀州窑瓷碗。 图为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提供
米花瓷碗(宋)。 图为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提供
孔雀绿釉菱花式洗(清)。 图为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提供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下文简称“吉美博物馆”),一场盛大的中国瓷器展正在举行。展览中文名为“简素为绚:中国8至18世纪一道釉瓷器展”,通过300件精美瓷器展现了中国古代瓷器匠人对纯美色彩与浑厚器型的不懈追求,以及中国瓷器蕴含的独特美学。
本次展览吸引众多法国和其他国家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在刚刚过去的巴黎奥运会期间,我欣喜地看到,参观者中有不少中国面孔。作为欧洲最大的亚洲艺术博物馆之一,我们乐于为各国观众提供了解中国和亚洲璀璨文化的机会,通过举办展览和活动促进法中文化交流与对话。
简素为绚,色彩中的美学与科学
本次展品年代跨度从唐代至清代,展览根据色彩分为9个部分,分别是白釉、青釉、绿釉和孔雀绿釉、蓝釉、黑釉和茄皮紫釉、红釉、黄釉、褐釉、仿大自然的色釉以及各单色釉组成的彩虹色。中国古代瓷器工匠不仅具备高超的烧制工艺,还创造出大量五彩斑斓的颜色,即使在今天的工艺水平下也很难超越。因此,在策展时,我们以颜色划分展品,向这些在艺术史上熠熠生辉的瓷器精品致敬,并向参观者展示单色瓷器背后的中外文化、工艺交流史。
展品中,有一件北宋时期的绿釉凤首壶产自以白瓷闻名的定窑,其形状模仿了9世纪在中国生产的豪华银制酒器,这些酒器受到波斯萨珊王朝宫廷器皿的启发,常用于宴会或宗教仪式。另一件北宋时期的青灰色耀州窑瓷碗格外引人注目,碗底有人和老虎的纹样,对应了“孙思邈救虎”的故事。孙思邈是唐代名医,著有《千金要方》,他不畏凶险救治猛虎的传说故事广为流传,体现出医者救死扶伤、视众生平等的仁心仁术。
在白釉展品部分,一对刻有透明米粒花纹的小碗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欣赏。这对碗在灯光照射下玲珑剔透,其独特工艺被称为“玲珑瓷”或“米花瓷”。在瓷器的生产环节,新技术的发现与应用往往出于偶然——宋代窑工本想制作镂空香炉,烧制过程中釉料流淌覆盖了镂空部分,却意外使釉料在烧制完成后产生晶莹剔透的装饰效果。
中国古人在自然光下欣赏瓷器,精确感受色彩间的细微差别。为还原观赏条件,展厅照明采用白光,突出中国单色瓷器的纯正优雅釉色。同时,展览每部分均配说明,介绍瓷器色彩的相关知识:所用材料、工艺难点、技术发展史和文化寓意等。我们还展示了绘有瓷器使用场景的中国古代名画,让观众不仅了解瓷器的用途,还能一窥不同颜色的象征意义。
比如,我们在介绍白釉的展板上引用唐代陆羽《茶经》中的描述“邢瓷类银,越瓷类玉”。中国古代文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来源,用诗意眼光看待日常生活,他们发现瓷器颜色与自然万物彼此对应,如雪、如玉、如金、如银、如青铜等等。当然也不难看出,中国文人爱茶、重视茶杯色彩,喜爱欣赏茶汤在杯中呈现出的不同色彩与质感。
远渡重洋,瓷器书写中欧文化交流史
18世纪时,中国彩瓷在法国备受青睐,其中以粉彩最为著名,无论在本馆、卢浮宫还是塞夫尔国家陶瓷博物馆,观众都能看到大量彩瓷馆藏。相较而言,中国单色瓷器在欧洲并不广为人知,与之相关的中文文献直至20世纪才译为法语,本次展览可谓一次“美丽的发现”。
历史上,中国瓷器漂洋过海,连缀起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商贸往来与文化交流。早在10世纪,中国瓷器便通过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成为稀有与昂贵的代名词。直到16世纪,伴随葡萄牙海上贸易的发展,中国瓷器大量通过海路运输抵达欧洲,其晶莹釉色、精巧工艺和优雅器型令当时的欧洲人深深折服。
在本次展览入口处,有一件来自法国雷恩美术馆的特别展品:一本绘制于18世纪、长达7米的画册,通过20个场景描绘了从高岭土开采到成品打包的景德镇瓷器生产全过程。该画册来自当时中国的主要外贸港口广州,读者群主要是对中国瓷器感兴趣的西方人,侧面反映出彼时欧洲人对中国制瓷工艺的强烈好奇。
法国人对于中国瓷器始终保持着浓厚兴趣。18世纪时,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将景德镇制瓷工艺写在信中传回法国,成为当地人解开中国瓷器烧制工艺之谜的钥匙。在法国利摩日,人们发现了“瓷器骨骼”高岭土矿,开启法国陶瓷本地制造的序章。始建于这一时期的塞夫尔国家瓷器厂是欧洲最重要的瓷器工厂之一,生产了一系列颇具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瓷器,大多绘有中国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或饰以中国传统花鸟纹样。
19世纪时,收藏中国陶瓷在法国十分流行。著名收藏家欧内斯特·格朗迪迪尔的藏品如今就保存在吉美博物馆。1894年,格朗迪迪尔出版了《中国瓷器》一书,细致介绍了中国瓷器制造工艺和釉色等方面的知识,展示出他多年以来对于中国陶瓷艺术的研究和热爱。
今天,瓷器已融入法国人的日常生活,利摩日也已成为法国陶瓷制造业中心。在这一领域,中国始终是重要标杆,凭借千年以来的工艺技术积累,中国瓷器在釉色调制和烧制工艺上日臻精湛。如今,某些先进陶瓷材料因卓越的物理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和航空航天领域,瓷器的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发扬光大。
文博对话,促进法中文明互鉴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在这个重要年份,吉美博物馆在促进两国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将今年定为“中国文化主题年”,通过文化艺术展览和活动展示中国文明的辉煌成就和中国艺术家的思考探索。
今年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后,我们以一场旅法画家曾海文的作品展览拉开为期一年的活动序幕。二战后,他定居巴黎,作品融合了中国哲学与西方艺术,风格独树一帜。4月,我们邀请设计师蒋琼耳创作了《时间的容器》装置展,她以中国的石窟艺术和神话传说为灵感,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创作了十二神兽。这些雕塑作品被安置于吉美博物馆顶部和建筑外立面,并以中国红为外墙底色。9月,我们将举办明代金器展,展出来自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的精美金器。11月,我们将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合作推出大型唐代主题展,集纳中国多家博物馆精品,带领观众走进千年前的盛唐长安。
几个月来,我们看到法国观众对中国文化抱以极大关注:他们既被单色瓷器的纯净所吸引,也对蒋琼耳创作的雕塑作品和红色外墙感到好奇。与此同时,中国观众对吉美博物馆的浓厚兴趣令我深感欣慰。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通过微博、小红书等网络平台关注吉美博物馆,前来参观博物馆的中国朋友数量明显增多。希望未来有更多中国游客走进吉美博物馆,看到我们的珍贵收藏。
过去一年里,我有幸访问中国,出席首届香港国际文化高峰论坛,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与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敦煌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我还有幸成为“敦煌文化全球大使”,为推广敦煌文化艺术做出努力。对我而言,这是一份重要的责任。
无论在北京、上海还是中国其他城市,我都被现代化的博物馆和年轻人设计的各类文化项目深深吸引。我带回许多关于吉美博物馆发展的新想法,也更加希望我们的馆藏走入中国城市,走近中国观众,以文博为纽带,继续促进法中文化彼此尊重、相互欣赏,彼此借鉴、相互学习。
(作者为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本报记者尚凯元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6日 17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