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布时间:2024-11-24 01:21:03 来源: sp20241124

  核心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敢作善为,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这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一条规律性认识,彰显我们党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深刻把握,为我们牢牢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坚持把远大理想和阶段性目标统一起来,锚定奋斗目标,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与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是内在统一、紧密联系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团结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论断,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新时代以来,面对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我们走过弯路,也遭遇过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我们一代一代地接力推进,取得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

  党的二十大科学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党作出的郑重宣示,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总动员令。只有在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确定中心任务,才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新征程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想发展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正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切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致力于团结奋斗,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让全体中国人民一起迈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摆脱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致力于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致力于全面发展,在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我们致力于永续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华文明传承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我们致力于同各国一道,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同时也要认识到,康庄大道并不等于一马平川。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把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变为成功实践,把鲜明特色变成独特优势,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要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同时,要结合各自具体实际开拓创新,特别是在前沿实践、未知领域,鼓励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敢作善为,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我们必须坚持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幼、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必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经济克服挑战、稳步前行,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必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执  笔:黄泰岩)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3日 09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