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发布时间:2024-12-28 03:47:32 来源: sp20241228

  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期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分8个专题,收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217段。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新征程统筹好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能源安全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摘编》第一、二、三专题,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精辟论述。

  加强党对能源工作的领导。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生产生活用能条件显著改善,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这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国策,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四个革命”,就是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一个合作”就是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大事、谋长远,针对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问题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比如提出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能源体制革命和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等等;强调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强调统筹好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这些重大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经济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聚焦为民便民安民,确保民生用能安全稳定供应。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能源保供各项部署要求,聚焦为民、便民、安民,多措并举加强供需调节,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强化民生用能供给保障责任,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确保安全。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全力做好煤电油气保供稳价工作,守住民生用能底线,确保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这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大局,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牢牢树立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个观念。这个观念一定要非常明确、非常强烈、非常坚定。要细化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责任、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除了面上的普遍检查之外,要采用“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特别是要深查地下油气管网这样的隐蔽致灾隐患。要健全常态化的安全生产检查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不打招呼、一插到底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厉行整改,切实消除隐患,确保万无一失。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当今世界,能源问题是各国国家安全的优先领域,抓住能源就抓住了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的重要性和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谁掌握了能源,谁就可能掌握发展空间、掌握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底线思维,强调在能源问题上就是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要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密切关注能源等重点领域,增强前瞻性、提升敏锐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我国人均能源资源禀赋严重不足,加快发展面临更多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这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端好自己的饭碗,把制造业、粮食、能源、战略物资储备等基础性的东西搞得扎扎实实,这是底气所在。夯实基础是并跑领跑的前提条件,这是“国之大者”,务必稳扎稳打、抓实抓好。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国情,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确保能源安全。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二〇三〇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二〇六〇年前实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脱离实际。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

  二、落实节能优先方针,建立能源多元供应体系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摘编》第四、五专题,对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作了充分反映。

  加快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我们有十四亿人口,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延续过去发达国家高耗能、高排放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必须转到绿色低碳的发展轨道上来,这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敞开口子消费能源,不仅我国资源、环境不可承受,全球资源、环境也难以承受。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就是要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形成提高能效、集约高效利用能源的倒逼机制。单位产出用能下降了,原来的能源消耗总量可以支撑更大经济规模,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也可以提高。所以,必须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住,这是首要任务。要落实好能耗双控措施,既要控制总量,也要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的强度。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创造条件加快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形成刚性约束。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坚持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推动经济增长低碳化,实现绿色发展,是我们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在这方面,既要不断做大增量,也要逐步优化存量。做大增量,就是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优化存量,就是要下大气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

  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目前,世界上普遍把节能视为比开发更为优先的能源来源,称为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之外的“第五能源”。我国能源资源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大力度,促进粗放浪费型用能方式向集约高效型用能方式加快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领域节约行动。在生产领域,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加快制造业技术改造,提高投入产出效率。要坚定调整产业结构,一手坚定不移抓化解产能过剩,一手大力发展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在消费领域,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创建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行动。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不仅要成为政府、产业部门、企业的自觉行动,而且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树立节能就是增加资源、减少污染、造福人类的理念,努力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说工业化是目前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那么城镇化则是未来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要高度重视城镇化中的节能工作,以推进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城镇化为主线,在宏观上要促进城市合理布局,在微观上调整城市形态,发展紧凑型生态城市,提高建筑和汽车节能标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经过长期努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成为世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

  增强能源供应稳定性、安全性、可持续性,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对我国来说,什么样的能源结构是安全、可持续的呢?如何把握好新旧能源协调平衡,推进新旧能源有序替代,不断提高能源自给率,增强能源供应稳定性、安全性、可持续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要顺应当代世界能源发展大势,立足国情,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注重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多能互补、深度融合,确保能源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就是要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增强煤炭等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明确重要能源资源国内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发挥国有企业支撑托底作用,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加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建设,在关键时刻发挥保底线的调节作用。同时,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我国风电、光伏等资源丰富,发展新能源潜力巨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清洁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我国能源革命的主攻方向。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推进风光水多能互补,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经过持续攻关和积累,我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已全球领先,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电力供应体系,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还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新能源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我国成为世界能源发展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推动者。

  三、推动能源技术革命,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水资源、能源、农业都要靠科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能源技术变革的重大作用,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摘编》第六、七专题,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

  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确定能源技术开发应用的重点,要充分考虑资源条件、技术基础、环境容量、经济合理、国际合作可行性等因素,按照“三个一批”的路径,加快推进能源技术革命。一是应用推广一批。要推动相对成熟、有需求、有市场、成本低的技术尽快实现产业化,从而有效提高现有能源生产和应用技术水平。二是示范试验一批。对有一定技术积累、但技术工艺路线尚不定型、经济性和市场可接受性有待检验、尚不具备大规模产业化的技术,要进行试验,探索技术定型、大批量生产的路径。三是集中攻关一批。主要是指那些前景广阔、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亟待集中力量奋力攻关的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聚焦化石能源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重点,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学校加快相关学科建设,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优化升级的新增长点。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技术突破加速带动产业变革,对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能源技术变革趋势,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就是要立足我国国情,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新能源、绿色低碳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集群。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要立足禀赋特点和战略定位,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强战略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加强能源资源的就地深加工,把战略资源产业发展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要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既要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要开放竞争性业务,把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支持出让、转让、抵押、入股等市场交易行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优化电力市场总体设计,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要深化石油天然气改革,围绕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的目标,针对油气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油气行业上、中、下游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完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限时完成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加快形成国家天然气一张网。要强化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定修订,以良法保障善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好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兼顾,注意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全局与局部、政府与市场、能源开发和节约利用等关系,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大力支持清洁能源的研发、投资、推广运用,在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能源企业转型过程中防范化解风险,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形成有力支撑。

  四、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能源安全是全球发展领域最紧迫的挑战之一,事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也关系地球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就是要在主要立足国内的前提条件下,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摘编》第八专题,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

  建设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助力实现全球能源安全。中国同有关伙伴国一道发起“构建稳定和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倡议”,同多个国家一道倡导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0月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所指出的,一座座水电站、风电站、光伏电站,一条条输油、输气管道,越来越智能通达的输电网络,让能源短缺不再是发展的瓶颈,让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梦想得以点亮,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绿洲、灯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愿同各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能源领域合作,为推动共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共同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能源安全。要积极推动油气合作、低碳能源合作“双轮”转动。要继续推进“油气+”合作模式,深化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炼化、储运等全产业链合作,要顺应全球能源革命、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发展,加强和平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水电等领域合作,加强清洁低碳能源技术合作和新能源设备本地化生产合作,加强能源技术标准合作,深化能源研发合作,构建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各国能源政策沟通,制定跨国油气管道安保合作具体措施,打造平安管道、绿色管道、发展管道、友谊管道,全力保证管道建设和投运安全可靠,促进管道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海上通道是中国对外贸易和进口能源的主要途径,要同相关国家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维护海上航行自由和通道安全,构建和平安宁、合作共赢的海洋秩序。

  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当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全球能源治理合作,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积极开展多边合作,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为全球能源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必须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高度,建设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培育自由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全球能源大市场,共同维护能源价格和市场稳定,提高能效,制定和完善全球能源治理原则,形成消费国、生产国、过境国平等协商、共同发展的合作新格局。要制定和应用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加强标准领域国际合作。要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努力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低碳转型是系统性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要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合作,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促进全球能源变革。要准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协调好经济增长、民生保障、节能减排,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为世界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转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是当前突出的全球性挑战,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中国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是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能源低碳发展,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全方位加强能源合作,维护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国家碳排放交易市场,对世界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互利共赢的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有效防范对外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加强同有关国家的能源资源合作,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结合深入学习《摘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0日 06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