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5 06:30:58 来源: sp202412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把“高校—立德树人—思政课—思政课教师—道理”的关键作用,说得非常清晰。特别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了思政课的本质,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教育规律、思政课的特征与教学规律,是我们办好思政课的根本遵循。讲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需要思政课教师在学理研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价值引领上作出不懈努力。
党的创新理论如何融入学生心中?
学理研究是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真正从思想深处、学理的源头树立科学的信仰、坚定的信念,上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揭示规律,阐明真理,要研究和揭示规律、真理,对马克思主义、优秀传统文化、人类文明成果有深入的阐释。这涉及学理性、逻辑性、系统性、科学性、价值性。思政课要讲深讲透讲活,需要解疑释惑、透彻把握,需要有与现实的关联,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透视社会历史现象把握本质的理论指南。要求教师在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实效性和思想性的同时,结合现实、了解学生,把学生关心的问题掰开揉碎,一个个讲清楚,做到思想通透、一通百通,真正解决学生的所思所惑,真正引导他们进一步提升,使先进的理论融入学生的行为,成为生活的方向引导,将外在的理论转变为一种主体自身对知识的建构和价值观念的塑造。
党的创新理论如何融入到学生心中?要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知识接受、知识建构、价值塑造、行为实践的过程。从知识到建构需要一个递进的关系,knowing that与knowing how之间是有区别的,如何连接起来,知信行如何统一,就需要研究知识习得和价值接受的学问,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行动,这就需要在知识的层次当中进行价值的引领。由于每个学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条件,个体差异大,学校类型和专业特点多样,需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真正形成谐振,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调动资源,让学生进行应有的信念塑造,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实现从认知到情感、到信仰、到行动的转化。这就要求各门课程、社会资源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亦即发挥课程思政和“大思政课”的作用。
学校是一个传授和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教育是育人的实践活动。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是启明心智。知识的迁徙不是平移复制,学生掌握知识,要自己建构,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建构知识,明晰自己的价值取向,学习要经历思维的推演递进“过程”,在“体会”“体验”中建构起自己的观察和把握世界的知识模型。这就需要教师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和引领力,通过所授课程和活动,引领学生体验理性的探索历程,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判断力,掌握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真正担负起启发者、激励者,带动学生成为主动探究者,在AI时代练就教师的胜任力,担负起“传道受业解惑”的责任。教师不能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性内容的那些“事实”,而应该训练“会思考的大脑”。教师启发的是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寻找资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的教学能力要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能力,扎实的学识非常重要,教师是价值观的传递者,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第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着眼于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定位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价值观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铸魂育人”包含了信仰、价值和精神的统一结构,在当前内涵着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精神的灵魂铸塑过程,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质核心内涵所规定的时代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我们揭示并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本质规定、育人规律、运行逻辑、实践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构建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内外贯通、一体联动的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多渠道协同育人作用。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意义和价值追求是什么?
中国式现代化,有其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价值观教育首先要讲清其学理。首先,从价值哲学视角,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及其价值根基入手,通过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道义性、现实性、先进性,明晰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其次,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其传统文化根基;最后,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价值观进行国际比较,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完整地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制度条件,是这些价值观得以真正实现的社会基础前提,克服和超越了此前历史上诸社会形态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局限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明与文化对人的自由、人的本质具有本体论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的发展,是自由、精神的全面发展,是“自由自觉活动”这一实践目标,精神生产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打破“今日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的言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两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空间维度,“第一个结合”让游荡在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东进扎根于古老的中华大地,让马克思主义说中文;从时间和时代维度,“第二个结合”使悠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时代的历史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同时克服、超越了西方既有现代性的局限。中华文明与现代性能够对接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文明的正确方向、现代性的真正出路。“两个结合”使我们的文化认同和自信自强达到了新高度,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了新空间,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在立足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等方面开辟了新的创新空间,增强了人们对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使之更好地发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也是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那么,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意义和价值追求是什么?是什么让人们凝聚在社会主义大旗下,为之抛头颅洒热血,这必定有一种价值和意义的追求激励着人们。因此,价值观意义重大。
一是在当代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不同文明体的竞争,核心是价值观的竞争。西方实行所谓“价值观外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遭遇强权挤压。站起来解决了不挨打,富起来解决了不挨饿,强起来要解决的是不挨骂。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如何让大学生入脑入心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如何让国际上有一个理解,这个任务很重,我们需要进行学理化的阐释、学术化的表达、体系化的构建。
二是确立文化自信自强。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理解过去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的文化基因。契合的是价值精神,但毕竟中华传统文化有它的缺陷和糟粕需要我们鉴别和分析。因此,对于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作为“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说汉语,同时,五千多年浓厚积淀的中华文明成就了中国特色,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秀文化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深厚滋养,体现在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融入法治建设、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就像木樨花、桂花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由制度到品格,再到精神信仰,最终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
三是彰显社会主义的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包容性、超越性,体现在对其他价值形态的借鉴批判和吸收,这样才能够克服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而法国大革命的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博爱”的字面意义“兄弟般的”,在阶级利益的对立面前,谁与你是兄弟?在正义者同盟改造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为之撰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把原来的口号“四海之内皆兄弟”,改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原因就在于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那些口号的抽象性、局限性、虚伪性。再比如关于自由。在马克思的考察中,劳动者的自由是要让位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权利。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明确提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以交换价值为目标,交换价值换算为价值,是为了实现资本增殖的目标,是为了剩余劳动而尽可能地减少必要劳动的时间,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至上,以人的发展需求为生产目的,人的发展、人的需求不再是资本增殖的副产品。平等,也不再是由商品经济的平等要求上升到政治要求和价值要求。我们批判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并不是不要自由与平等,而是要实现真实的自由与平等。
(作者:高国希 复旦大学二级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