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5 05:01:44 来源: sp20250105
中新网 昭通11月5日电(记者 张尼 程春雨)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路上,行驶10万公里,这是王昆的生活常态。8年前,毕业于蜂学专业的他在故乡云南威信县创建了自己的蜂蜜品牌,专心做起养蜂人。
这些年,王昆和自己团队为了寻找优质蜜源,在山区里行驶接近百万公里,从崎岖山路到平坦公路,这位“追花人”见证了家乡交通发展带来的便利,也收获了“甜蜜”事业。
山坡上摆满蜂箱 受访者供图大学生放弃稳定工作,甘做养蜂人
近日,记者跟随2023年“行在乡村 游在路上”最美自驾精品线路主题活动采访团抵达威信县,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王昆。
因为常年在山区奔走,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和周边劳作的村民无异,很难想象这是一位从福建农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并且曾经还在事业单位有份养蜂技术指导员的稳定工作。
谈到自己为何会“跳出来”,王昆坦言,当时虽然工作稳定、清闲,但总感觉没什么成就感,自己所学的东西没有完全应用起来。2012年,在“而立之年”来临之前,王昆毅然辞职,转而进入了一家蜂产品公司,从事检测研发、生产管理等工作,也是在这个时期他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很多大工厂生产的蜂蜜和自己小时候吃到的完全不一样。究其原因,就是一些企业为了压缩成本,缩短了取蜜周期,导致很多蜂蜜没有成熟就被取走,味道和营养价值也随之下降。
工作中的王昆 受访者供图“既然我是学这个的,我能不能做出更加原生态、味道更好的蜂蜜呢?”有了这样的想法,王昆开始走上了创业之路,并在2015年在家乡创建了自己的蜂蜜品牌,专门生产原生态土蜂蜜。
一开始,王昆的团队只有自己一个人,他既要负责转运蜂场,又要负责加工、销售,年产量也只有600公斤左右。 如今,经过8年的发展,王昆的团队已经拓展到了17人,公司在威信县等地都有了生产基地,在怒江州也建立了灌装基地,土蜂蜜的产量提高到每年30到50吨。
王昆说,云南的良好自然环境、丰富的蜜源,让这里生产的百花蜜口感丰富,这也是产品的主要竞争优势。
受访者供图高速路助力“甜蜜”事业 “追花”不再受限
养蜂人是辛苦的,因为蜂场要跟随花期移动,王昆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路上,每年行驶里程大概有10万公里,这其中一半是寻找蜜源,一半是往返管理蜂场。交通不便,曾经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障碍。
“蜂场都是在远离城区的大山里,一般是把车开到距离蜂场三四公里的地方,然后再通过人力把蜜蜂一箱箱背到山上去放,等花开有蜜了,我们再把蜜收回来,最后去灌装。”
王昆回忆说,过去云南省内很多地方的交通还不好,往返途中非常辛苦,但现在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以前我们经常要跑到山上去看哪里的花多,那时候开着车,很多地方也都不能去的,山路经常会把车的底盘磕坏,但是最近这几年好多了,基本上没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除了路更好走,一些新修建的高速路,也让运输时间大大缩短。据王昆介绍,自己以前从威信开车到昆明要用时8个小时,现在则缩短至5个小时,过去跑单程的油,如今可以跑全程。
王昆的土蜂蜜产品“蜂知道” 中新网 张尼 摄这样的改变也与当地政府大力推动交通发展密不可分。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威信县共投资7.6亿元对全县1671个村民小组364条近1600公里群众急盼的出行路进行了改造和硬化,解决近30万群众“出行难”问题。另外,截至目前,全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3616公里,全县公路密度2.6公里/平方公里。
而放眼整个云南,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27.9万公里,居全国第二位。这对于王昆这位“追花人”来说,无疑如同产业搭上了“快车”。
“如今,我们的蜜蜂转场方便多了,想去哪里都可以,运输包装材料的成本也降了下来。” 王昆很是感慨。
而谈及未来,王昆还有很多期许,他说,目前的团队中还是以养殖技术人员为主,希望以后能够借助互联网打开自己土蜂蜜的销售渠道。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来自自己家乡的“甜蜜”。(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