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5:29:12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社 北京12月21日电 题:全球变暖背景下为何还会有极端低温?
——专访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副主任刘芸芸
中新社 记者 陈溯
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厄尔尼诺事件共同影响,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023年将是“最暖年”,国家气候中心也在11月份预测,今冬中国有较大概率偏暖。但近日,中国多地气温持续偏低,不少地方日最低气温突破了12月历史极值。与此同时,北美、欧洲多地也在这个冬天遭遇了暴雪和极端低温天气,12月2日,慕尼黑刷新12月最大单日降雪量纪录,当日最高气温仅为-5℃,比历史平均气温低了14℃。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今年北半球冬天为何这么冷?后冬天气趋势如何? 中新社 “东西问”就此专访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副主任刘芸芸。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今冬以来,中国天气趋势如何?
刘芸芸:今年冬季以来,中国经历了前期持续偏暖、后期急剧降温的“过山车”式气温起伏。12月1日至13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为历史同期最高,云南、宁夏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但从14日开始,受大范围寒潮天气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骤降,部分国家气象站日最大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
2023年12月19日,雪后的北京大兴机场。孙自法 摄12月14日至17日,中国出现大范围寒潮过程,此次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相态复杂、累计降水量大、落区与前期过程重叠度高等特点。有95个国家站点过程最大降温达到或超过20℃,山西大同过程最大降温幅度最大,达26.3℃。过程最大降温幅度超过8℃的面积约59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2.2%,其中,降温幅度超过14℃的约162.5万平方公里。福建连城(16.6℃)、江西安远(16.5℃)、四川峨眉山(16.5℃)、广西桂平(15℃)等10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受寒潮影响,华北东南部、华东大部、华中北部和中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普遍超过10毫米,其中江苏中部、安徽中部、湖北中部等地超过25毫米,局地超过50毫米。对交通运输、设施农业、城市运行和民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均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12月以来(截至18日)北方大部地区降水显著偏多。冬季以来,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近五成。降水分布差异大,中东部地区大致呈北多南少态势,河北、山东、山西和内蒙古降水量均为历史同期最多,北京和河南均为第二多,陕西为第三多。
2023年12月14日,环卫工人在河南省滑县街头融雪铲雪。王子瑞 摄中新社 记者:国家气候中心此前统计显示,今年秋季中国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预测结果也显示今年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但最近天气却异常寒冷,这是否与预测相反?
刘芸芸:谈及某年或某个月份偏暖,不是通过单次天气事件来定的,而是通过对比整段时间的气温平均值,是否显著高于或低于历史同期来确定。例如,今年秋季11月3日至7日,中国大部地区出现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这个时段内气温断崖式降低,比历史同期低了不少,但如果计算整个秋季的平均气温发现是1961年以来最高,所以是“最暖的秋季”。
2023年11月6日,江苏南京紫金山前湖秋意浓。泱波 摄中新社 记者: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为何今年冬季的冷空气还那么强?为何北半球多地都遭遇了暴雪和极端低温天气?
刘芸芸:赤道与极地之间存在巨大温差,这种差异促使极圈外围形成了一圈强劲的西风,环绕在极地周围,它被称之为西风急流。西风急流就像“围栏”一样,约束着极地的冷空气。稳定的极涡被强大的西风急流限制在北极地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增温速度是全球的2至3倍。北极地区增温,与中低纬度气温差减弱,难以维持强大的西风急流,极涡内的冷空气变得“躁动不安”,更容易分裂南下。北极来的冷空气,其温度远远低于人类聚集的中低纬度地区,因此多次出现的寒潮天气让公众感到“非常冷”。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厄尔尼诺背景下中国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也就是说冷暖起伏比较明显。
此外,冷空气过程强度不仅仅受厄尔尼诺影响,也与北极涡旋的分裂和中高纬西风带的扰动有很大关系。今年12月中旬以来,北极涡旋分裂为双中心,分别位于格陵兰岛和西伯利亚上空。伴随着欧亚上空西风带的剧烈扭曲,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增强,中国大部地区由前期盛行偏南风转为偏北风,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骤降。
另一方面,厄尔尼诺激发的菲律宾异常反气旋将加强热带水汽向中国输送,因此来自中高纬的寒潮过程配合来自低纬的丰沛水汽条件,导致中国中东部出现较大范围的降雪过程。地面积雪造成的晴空反照率增加也使得后期回温较慢。
2023年12月20日,初雪过后的浙江省东阳市东白山。胡扬辉 摄中新社 记者:全球气候变暖如何影响中国冬季天气?
刘芸芸:中国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虽然增温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极端寒潮强度并未减弱,强冷空气或寒潮影响范围增大。
例如,2020年2月14日至17日,全国型寒潮过程影响中国,大部地区出现8℃~12℃的降温,局地降温18℃以上,东北、华北东部、黄淮等地出现降雪(雨)天气,吉林省有7站最大积雪深度超过40厘米,广东、广西等地出现大雨或暴雨,多省出现冰雹、大风、雷电、道路结冰等灾害性天气。2016年1月20-25日,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中国大部地区,全国过程降温超过6℃面积达到786万平方公里,529县市过程降温超过12℃,16县市超过18℃,23站连续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67县市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25日,广州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场降雪。
2016年1月25日,广州罕见飘起雪花,市民纷纷拍照留念。钟欣 摄中新社 记者:展望今冬后期,气候趋势如何?
刘芸芸:预计后冬(2024年1-2月),东亚冬季风强度总体偏弱,除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北部、西藏大部、青海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中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但冷暖起伏明显,或再次经历气温“过山车”。后冬中国中东部降水偏多,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冷空气活动较为活跃,北方地区可能再次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江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在冷空气间歇期,大气扩散条件转差,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和长三角等地或出现雾和霾。
2023年12月12日,辽宁大连海岸栈道护栏挂满冰凌。刘德斌 摄中新社 记者:面对气候变化和日益频发的极端寒潮等天气事件,应该如何应对?
刘芸芸: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二者相辅相成。减缓是通过能源、工业、交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较长时间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则是针对已经发生和预期将要发生的气候变化,通过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的调整,来减轻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并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某些机遇。2022年6月,中国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成为中国打造适应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全球样板”的重要文件,中国将持续布局早期预警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完)
受访者简介:
刘芸芸,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副主任,为“能源气候服务团队”带头人,入选中国气象局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青年气象英才。主要从事亚洲季风区气候异常诊断和预测的研究及业务服务工作,在气候异常机理诊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成因、气候预测方法、风光资源预测等方面取得丰富成果。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现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出版英文专著《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