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商,如何“潮”出屏幕“焕”活市场?

发布时间:2025-01-02 01:02:03 来源: sp20250102

今年的李子季,四川省简阳市贾家镇农户刘照东对收购量充满期待。前些年,刘照东每年收购量有限;去年,他尝到了电商收购的甜头,整个李子收获季,收购量达到数百万斤。

借助电商平台,无数的“刘照东”成了新“潮商”。

内容电商、直播电商、兴趣电商、社交电商……近几年中国的新电商掀起了一股浪潮,层出不穷的现象犹如一股股鲜活的力量,“潮”出了屏幕,“焕”活了市场。

在科技赋能和消费需求升级共同驱动下,新电商究竟“新”在哪儿?一组数据给出了答案:上半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到了7.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96万亿元,增长8.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5.3%。

随着传统电商“人找货”模式向新电商“货找人”模式的转变。从上半年的“小账本”中,可以一窥新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

市场:李子“触网”开辟农民致富新航道

简阳市贾家镇村民刘照东定制了“全天不限量收购青脆李、脱骨李”的横幅。受访者供图

简阳市贾家镇村民刘照东定制了“全天不限量收购清脆李、脱骨李”的横幅。受访者供图

“昔日滞销愁,今朝电商笑。”这句话不仅描绘了四川省简阳市贾家镇农户们对李子销售转变的鲜活场景,更是当下农产品线上销售现状的缩影。

“酒香也怕巷子深”,尽管这里的李子大小均匀、口感香脆,但也曾面临着销售无门的窘境。然而,近年来,这一农产品却“摇身一变”,成为市场上的热销商品。

产品未变,农户未换,何种因素催生了这一转变?

起初,刘照东主要采用传统的线下批发与零售方式销售李子,尽管他付出了不少努力,但销量始终难以突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照东接触到了电商新零售这一业态,从此他的问题得到了缓解,李子“触网”拓宽了销售渠道,实现了从“愁卖”到“不愁卖”的华丽转身。

去年李子季来临之前,刘照东特意在镇上的快印店精心制作了数条横幅,并悬挂在显眼位置,上面书写着“全天不限量收购清脆李、脱骨李”的醒目标语,以吸引过往农户的注意。

今年夏天,对于“新农人”刘照东而言,又是一个汗水与喜悦交织的丰收季节。

回顾过去,刘照东肩挑扁担、怀抱电子秤的艰辛画面已化作电商平台上一个个跃动的销售数据;再看当下,简阳李子供不应求,刘照东的收购范围已经扩大至重庆、贵州等地,同时他还在积极探索苹果等水果的电商销售模式。

翻开简阳李子的“市场账”,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传统销售模式下,由于信息闭塞、物流不畅,李子往往面临滞销的困境;而今,借助一根网线,李子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大幅缩短,最快仅需几天。

过去不敢想象,而今势头正旺。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电商国。”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党委书记王小兵此前表示,“20多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关键在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产销对接,关键在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新平台。”

电商“下乡”,农产品“出村进城”的规模在持续增长。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知识账:电工“福尔摩斯”解锁科普带货新技能

电工王建省制作800多个修电路视频走红网络。受访者供图

电工王建省制作800多个修电路视频走红网络。受访者供图

“从一个频频跳闸的热水器,到一条被孩子误塞进插座的铂金项链,再牵扯出一桩整栋楼的地线被盗离奇案件……”这段剧情波折堪比悬疑大片的视频,此前在短视频平台上迅速走红,吸引了数万网友的广泛关注。

视频中的主角,电工师傅王建省,凭借多年技术,成功解决了一栋楼居民长期面临的用电安全隐患,被誉为“拯救了一栋楼的人”。网友们更是亲切地称他为“电工行业的福尔摩斯”。

浏览他的主页,这里没有精致的画面或高大上的制作,取而代之的是千奇百怪的电器故障和日常用电中遇到的各种费解谜题。

“现在回想起自己刚入行的时候,如果当时能看到这样的视频,或许就能少走很多弯路了。”一位同样从事电工行业的网友感慨地说道。

“一条视频,数万网友共学电路安全知识。”这已成为王建省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生动写照。他不仅展示了日常的维修技能,更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广大网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实用的电路安全知识。

小分享蕴含大学问,也能创造大成果。

随着粉丝数量的激增,王建省的电商橱窗也热闹了起来。王建省告诉记者,在他的“知识账本”上,电笔、万用表等实用工具销量领先,总销量已突破81万件,且退货率保持在低位。

新电商平台为实用技能的分享和传播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带动了相关实用工具的销售和增长。

“一技在手,舞台就有。”新电商浪潮中,不仅有电器知识分享,更有花木养护、木工雕刻、焊接工艺、汽配修理等多样化的实用技能分享。一些电商平台的报告也显示,新电商浪潮并非一时引领新的风潮而已,而是迅速带来了普惠式的社会改进。

用时间对账:小小美瞳“拿捏国货新风尚

国内自主研发的美瞳自动化模具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国内自主研发的美瞳自动化模具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你有没有注意到,5年前,美瞳日抛10片装的价格还是100元左右,而现在同样的产品只需要40元。”一家美瞳企业的销售总监王廷如是说。

颇为明显的价格变动,正是国产美瞳品牌在新消费时代浪潮中迅速崛起的鲜明注脚。

唐顺初是国内早期致力于自主研发美瞳的企业家代表之一。他回忆说:“五年前,中国的美瞳市场主要由韩国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国货品牌在这个领域几乎找不到立足之地。然而,现在情况已经大不相同,国产美瞳品牌凭借实力和创新,已经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使得韩国美瞳产品的竞争力大幅下降。”

翻开国产美瞳品牌发展的时间账:二十载光阴流转,从最初的摸索前行到如今的飞速发展,国产美瞳实现了从“零”到“亿”的华丽蜕变。五年前,全国所有国产隐形眼镜工厂的月产能合计不过千万余片;而今,这一数字已激增至近2亿片,增长速度令人惊叹。

这一变化,正是新电商模式下市场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的生动写照。

有专家表示,产能的激增,既源自生产工艺的持续优化,也离不开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驱动。庞大的市场需求如同催化剂,推动了生产线的全面提速,助力国产美瞳品牌在新电商市场中实现了规模化、高效化的发展。

“小屏幕”连通“大市场”,也折射经济大势。

中国这一波新电商浪潮的特点中,“新”字熠熠生辉。它依托互联网的广阔舞台,彻底颠覆了传统消费的界限,让便捷、个性与高效成为消费新常态。与此同时,新电商平台进一步对接消费者多元化、深层次的需求,驱动着产品与服务的持续迭代与创新。

这背后是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积极因素的汇聚成势、市场信心的稳固增强。更是中国这一拥有14亿多人口的庞大市场,在消费领域提质扩容、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中,所展现出的无限活力与巨大潜力。

【“小账本里看发展”系列报道】

“小包裹”撬动全球大市场

新能源汽车,何以重塑产业生态?

(责编:杨曦、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