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赵琛:辽宁长城知多少?

发布时间:2024-11-27 08:53:33 来源: sp20241127

   中新社 沈阳10月29日电 题:辽宁长城知多少?

  ——专访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东北大学教授赵琛

   中新社 记者 韩宏

  长城是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世界文化遗产。辽宁省有长城吗?“血肉长城”一词诞生在哪?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东北大学教授赵琛近日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有人疑问“辽宁有长城吗?”为此请您介绍一下辽宁长城?

  赵琛:辽宁有长城吗?常有人提出此疑问。人们一般认为长城是从山海关老龙头开始向西延伸到嘉峪关。鲜为人知的是长城沿老龙头向北修筑经过角山、九门口延伸到锥子山。辽宁境内的锥子山上长城“三龙聚首”,呈“T字形”走势,向西延伸到河北、北京长城,向东延伸到辽宁丹东虎山长城以东,向南延伸到山海关长城。同时,走过辽西走廊,沈阳、抚顺、辽阳、凤城、宽甸等城镇都是因为修长城而建,其中沈阳故宫原址是秦开修燕长城的候城遗址,汉万里长城时扩建戍堡为市。

  辽宁现存战国(燕)、秦、汉、辽、明、清等时代遗存,是中国历代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沿革上看,战国时期,燕国已将长城修到辽宁境内丹东虎山以东,《史记·匈奴列传》载:“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秦统一中国后废弃魏长城、赵南长城、楚长城和齐长城,并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基础上,连接了赵北长城、燕长城。从此,中国第一次有了“万里长城”的概念,而辽宁长城便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万里长城东至丹东虎山以东、西至嘉峪关,并以秦、汉、北魏、北齐、隋时期的长城为基础,修建了祁连山东麓至嘉峪关部分。清长城沿用明长城的基础,拆掉了辽宁境内的部分长城,使山海关军事形制从明朝防东边变为清朝防西边使用。

  长城是一个完整的军事体系,烽燧、戍堡系统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如沈阳地铁二号线“三台子”站,这一名称原是指长城的烽火台。

赵琛在凤城爱阳堡长城考察。赵琛 供图

   中新社 记者:研究辽宁长城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辽宁长城在推动民族融合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赵琛:辽宁长城关系到长城东部起点的探源,最新研究发现,丹东虎山长城以东存在长城,那里还有独立的烽燧和关隘,遗存有长墙。

丹东虎山长城。赵琛 摄

  长城是民族迁徙交往、彼此融合的见证。明朝以后,与长城有关的大规模迁徙现象有走西口、闯关东,由此还在东北产生了一个名词——关里家。到清代,康熙皇帝允许前朝戍边将士、军户迁到长城以北定居。千百年来,多个民族在辽宁大地、长城内外不断融合交流、互学互鉴,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民族文化。

  从战国燕长城到秦、汉、明三朝的万里长城;从山海关外第一城到“三龙聚首”锥子山;从宽甸六堡到各民族交流融合的辽西走廊……辽宁长城以山、海、城、岛的独特地貌成为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锥子山长城。赵琛 摄

   中新社 记者:辽宁长城与辽西走廊有什么关系?

  赵琛:辽西走廊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经贸廊道之一,以绥中长城、兴城长城、北镇长城、朝阳长城为代表的历代长城防御体系是辽西走廊的标识性建筑,集中体现了古代陆海一体化军事防御系统的建设成就,展现了长城与山海环境相互融合、共生互动的文化景观。

  在古丝绸之路上,辽西走廊的长城作为丝路长城的一部分,在推动中原与朝鲜、日本、远东地区等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西走廊连接着亚非欧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辽西走廊则在东北亚地区发挥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辽西走廊是被渤海和燕山长城夹着从山海关走到辽宁的通道,这部分长城在当时除了防御外患,主要是为方便日本、朝鲜等国使节进出而使用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城是国家秩序的体现,使各民族可以在其关口里交易,而不是通过战争相互掠夺。长城的修建,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中华文化的兴盛具有重要作用。

九门口长城。赵琛 摄

   中新社 记者:长城精神在辽宁如何体现出来,有什么独特之处?

  赵琛:清末时期,辽宁虎山长城被倭寇占领,清廷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屡遭战败,但在辽宁宽甸长城却打了场胜仗。那时,人们发现长城已经难以防御敌人的进攻,只有军民团结起来,万众一心用血肉才能筑起新的长城。

宽甸赫甸城。赵琛 摄

  辽宁是血肉长城萌发地。“血肉长城”一词诞生在沈阳,“血肉长城第一人”黄显声,是东北义勇军的缔造者之一,指挥了“锦州保卫战”等一系列战役。抗日英烈杨靖宇,带领东北抗日联军以微弱兵力周旋于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关东军相持数年之久,留下了“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的铮铮誓言。

  辽宁桓仁是国歌素材原创地,《义勇军进行曲》中的歌词“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正是“血肉长城”的体现。在辽宁长城沿线,从“九一八”、东北抗联、辽沈战役、到百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抗美援朝,无数英雄用鲜血筑起坚不可摧、保家卫国的“血肉长城”。(完)

  受访者简介:

  赵琛,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教授、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古建筑文化遗产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古村落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中国大百科全书》长城卷副主编。致力于长城学、古建学、古村落研究,主要著作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数字长城》,及《大美村寨——凤岗》《福陵》《昭陵》《百寿坊》《百狮坊》《文昌祖庭》等。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