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戏”和“现代戏”都要遵循艺术规律(来自现场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4-11-30 14:50:34 来源: sp20241130

  遵循京剧艺术的规律,在创新京剧表达中丰富美学追求,京剧艺术才能成功融入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京剧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被淘洗、被创造,成就了众多经典。京剧的家底很厚,抓好剧目建设,既要及时整理、挖掘传统剧目,也要不断创作新剧目。理解并尊重京剧的艺术规律,对于京剧当下发展尤为重要。

  活态传承是京剧艺术发展的根本。传承要“克绍箕裘”,把京剧历史上的优秀剧目挖掘整理出来,加工打磨,以演出促传承,并且不能走样。

  当前传承京剧传统剧目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类剧目,经过历代艺术家长期舞台艺术实践和观众检验,成为京剧的经典剧目。这类剧目也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看家戏”,必须坚守演出的规制,老戏老演,才能够常演常新,让观众百看不厌,完成准确的活态传承。第二类剧目,也是前辈艺术家舞台实践的重要成果,只是因为时代变迁、审美要求等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需要进行一定的修补完善。比如北京京剧院的复排剧目《火焰驹》《柳迎春》等。这类剧目的复排整理依然要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原有风格和艺术表现形态样貌,不能因为局部整理而破坏原作的品相。第三类剧目久违于舞台,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剧情结构、唱词唱腔等,与今天的时代要求、审美需求有一定距离,但尚有文学的、流派的、行当的艺术含金量,故而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焕然一新。像北京京剧院挖掘整理的谭派传统剧目《鼎盛春秋》《玉麒麟》,张派传统剧目《春秋配》,等等,都是在挖掘整理中实现提高升华的剧目。经过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重新回到舞台,但品相依然是“传统京剧”。遵循京剧的艺术规律,整理挖掘剧目才不会失去原有的艺术价值。

  京剧发展与时代发展、与人民生活、与艺术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戏曲工作者,我们要向梅兰芳等艺术家学习,吸收一切有益的因素,融会贯通,不断探索实践戏曲艺术的时代创新表达。京剧新编剧目中的“现代戏”,始于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一百多年以来,历代艺术家躬身实践,创作了一批具有较好品质、流传广泛、深受大众喜爱的作品,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也不乏失败的教训。这需要今天的艺术家和理论家系统研究、总结归纳,准确把握艺术规律,明确现代戏创作的科学道路,形成较为完备的京剧现代戏创作美学原则。

  新编新创京剧剧目,是京剧现代化转型的探索成果,是京剧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实践,也是京剧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觉担当。但是,无论新编历史剧还是新编京剧现代戏,无论演员表演方法还是乐队伴奏模式,无论舞美参与表演的应用还是借鉴其它相关艺术的融合,都应该在新剧目的创作中遵循京剧艺术的规律,在创新京剧表达中丰富美学追求,使京剧艺术成功融入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京剧的创作是个广义的范畴,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开辟京剧艺术的新领域。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和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对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艺术元素进行符合当代需要的改造和转化,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使京剧等优秀传统艺术在赓续传承中,为建设现代文明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为北京京剧院原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9日 20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