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23:12:54 来源: sp20241123
当前,多地正经历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供电供暖需求显著增加,导致电力负荷攀升,迎峰度冬电力保供迎来“大考”。为更好地应对寒潮天气,各地多措并举,加大煤、气、电的供应力度,保障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全力抓好基础保供工作,提高极端天气下的保供能力,做好能源安全增产增供,组织好煤炭生产,提高电力生产供应能力,全力保障油气稳定供应,强化电网运行监控,加强交通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强化民航水运灾害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数据显示,进入供暖季以来,全国煤炭产量保持高位;日均发电量25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2亿吨以上,可用26天。全国煤电非计划停运和出力受阻容量处于历史同期较低水平。
当前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形势严峻,电力保供任务艰巨。各地全力以赴保障供电,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12月9日以来,山西出现两轮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过程,极端天气对能源保障和保暖保供带来较大影响,各地各部门竭尽全力做好能源保障和保暖保供工作。重点做好城市集中供热、“煤改电”“煤改气”能源保障工作,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进入冬季后,铁路部门充分发挥大秦、唐包、瓦日、浩吉、兰新铁路等货运主通道作用,提升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疆煤外运能力。”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介绍,截至11月底,全路371家直供电厂库存8627万吨,同比增长15.2%,可耗天数均在20天以上,保持较高水平。
“现阶段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尤其是在电力生产领域,全社会70%左右的发电量仍是煤电。”业内专家表示,从保障能源安全、稳定能源供应的意义上,煤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压舱石”“基本盘”作用。
为保障民众温暖过冬,油气行业正加大油气田增储上产力度,发挥储气库调峰应急作用,多方筹措进口LNG(液化天然气)资源,发挥“全国一张网”优势,为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夯实“底气”。
12月20日,随着国家管网罗集末站至电厂的阀门缓缓开启,中国石油的天然气进入到了安徽省首批天然气调峰电厂——合肥长丰皖能天然气调峰电厂,助力电厂调试,为城市温暖过冬增添“底气”。
据悉,目前全国天然气储备能力较去年大幅提升,地下储气库、LNG(液化天然气)储罐可动用气量均处于较高水平,成品油库存保持高位。
数据显示,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6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第二产业用电量52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第三产业用电量13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
12月15日,由中国电建EPC总承包的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清原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优化电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为应对此轮寒潮,湖南省504支抢修队伍、8300名抢修人员,129支电力应急基干队伍、1638名基干队员以及直流融冰分队、主网人工除冰队伍随时待命,利用无人机、可视化及卫星等先进技术开展全时段、全设备、全地域监测预警,全力以赴做好电力保供。
据介绍,目前全国用电用气需求处于历史高位。12月17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12.42亿千瓦、用气量14.23亿立方米,分别比去年供暖季峰值高出8300万千瓦、1.08亿立方米,创下供暖季历史新高。
为应对强雨雪天气,国电冀北电力运用卫星预警、无人机作业、人工特巡等立体化巡检模式,对500千伏北京环网、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等输电大通道开展全天候、不间断跟踪巡护,全力以赴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8.5亿千瓦,同比增长13.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5.6亿千瓦,同比增长49.9%;风电装机容量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17.6%。
“从今年供暖季能源保供总体形势看,在各地区、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入冬以来全国能源保供总体形势良好,各项工作平稳有序,群众用能需要得到较好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陈静仪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乔业琼、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