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赋予精神文明建设“七十二般变化”

发布时间:2024-11-23 07:52:23 来源: sp20241123

今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当前,互联网越来越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助力,同时也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新的课题。“弘扬时代精神 共建网络文明”,是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精神文明建设的光荣使命。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建设,进一步凝聚了亿万网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形成了更多共识。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围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要部署,赋予网络文明建设新的重要任务。举办本次网络文明大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要部署的实际举措。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如何通过互联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在互联网上建设精神文明,如何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网上氛围?从立足于互联网这个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到锚定讲文明树新风这个网络文明建设的主题,再到勇于承担持续净化网络空间这个重要任务等,锚定目标,全面推进,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每个层面都需要精准发力。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例,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就要在网上聚文明力量、树文明新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高昂的主旋律、充沛的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激发大流量、澎湃正能量,不断挖掘互联网优质资源,激励广大网民遵纪守法、明礼崇德,在网络空间里争当中国好网民,增强文明意识,提升网络素养。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建设网络文明,同样离不开优质产品供给。近年来,短视频专栏《习语》等一大批网络精品力作深受网民喜欢。随着新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内容建设如虎添翼,人工智能赋能文艺作品创作和互动性场景展示,“幸福运河”大模型项目备受好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网络文明建设离不了优秀内容提供智力支撑,也离不了依法依规高效治理。新时代青少年被称为“网络原住民”“Z世代”,他们热情拥抱网络,尽享互联网带来的红利,但网上的一些糟粕内容容易污染他们的精神世界。为此,就要持续开展“清朗”“净网”“护苗”系列专项行动,积极整治涉未成年人网络乱象,让互联网更好惠及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广大网民。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10.9967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建设网络文明,每个人都是重要一员,都需要尽一份力。比如,要规范网络行为,自觉做网络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守护者,做到文明上网。对于青年人来说,更需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在网络空间弘扬主流价值,传递道德力量,争当文明榜样,为网络文明建设贡献青春正能量。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网络文明建设,我们有成效,有经验,更有信心。在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主论坛上,2024年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发布,50个案例入选。每一个案例都可圈可点,给人启迪,建设网络文明需要相向而行,需要携手共进,需要分享经验,以更丰富更显著的文明建设成果温润人心,滋养精神。

“精神文明建设是做人的工作,人民群众聚集在网上,我们的工作就要跟进到网上,把更多的精力、更深的功夫用在网上。”“要善于运用互联网赋能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拓展‘文明+互联网’新模式,赋予精神文明建设‘七十二般变化’,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呈现更精彩,为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的各项工作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让我们携手共进、凝心聚力,把网络空间打造成为有价值认同、有人文关怀、有情感归属的美好精神家园,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创造新业绩、展现新气象,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贡献。

(责编:尹深、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