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添彩美好生活(健身新视野)

发布时间:2024-12-24 04:30:30 来源: sp20241224

  1月2日,滑雪爱好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滑雪。   韩颖群摄(影像中国)

  上图:1月6日,2024年“村超”新赛季在贵州省榕江县开赛。图为观众在场边观赛。   新华社记者 陶 亮摄   下图:1月7日,2024厦门马拉松赛举行,3万名选手参加。图为选手在比赛中。   陈 博摄(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健身场地设施持续改善,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公共服务不断完善。2023年,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参与人数超2000万,“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参与青少年达6329万人次……群众体育活动不断创新形式,让更多人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同时助力乡村振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月7日,2024厦门马拉松赛在福建省厦门市鸣枪开跑。路跑爱好者汪涌作为官方配速员踏上赛道,用自己的经验帮助众多参赛选手顺利完赛。8年多前,汪涌还是个跑步“门外汉”,5公里都难以跑完。而如今,他已完成30多个全程马拉松、100多个半程马拉松。

  跑步成了汪涌生活的一部分。从北京二环的护城河边,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健身步道,都留下他的足迹。“通过跑步,我收获了健康和快乐,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跑友,生活更加充实!”

  汪涌的感受,道出了参与体育活动带给人们的满满获得感。放眼神州大地,健身场地设施持续改善,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从“要我练”转变为“我要练”,健身深度融入生活,广大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享受健身快乐

  促进身体健康

  冬日的午后,浙江温州鹿城南汇智慧百姓健身房内,数十台健身器械整齐摆放,墙上的屏幕实时显示健身者的锻炼数据。市民刘畅是这里的常客,“从家出发走5分钟就到,费用折合一天一元钱。”在温州,百姓健身房已建成400余家,累计服务群众超800万人次。

  锻炼不锻炼,效果看得见。几年前,刘畅很少参与体育锻炼,体重一度飙升至近200斤。坚持健身,让他不仅恢复了身材,体质和精气神也明显改善。“现在除了每周到健身房慢跑、做力量训练,我还加入了骑行俱乐部,每次爬坡挑战自我,特别解压!”

  “当前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热情高涨,反映出人们对身心健康的关注达到新高度。”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表示,随着“健康第一”理念深入人心,参与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以前常发愁“健身去哪儿”,现在就近锻炼更加便捷。城市闲置边角地变身运动空间、更多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15分钟健身圈”遍及城乡……截至2022年底,全国体育场地增至422.68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2平方米。

  2023年,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上线约200项赛事,参与人数超2000万;“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开展43866场,参与青少年达6329万人次……群众体育活动不断创新形式,让更多人感受到体育的魅力。预计到2025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将达到38.5%。

  从“常健身”到“会健身”,成效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目前,累计超300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基层,把科学健身知识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国家体育总局积极创编适用于各个年龄段人群的科普作品,推出“世界冠军教你健身”系列视频,帮助人们正确锻炼、少走弯路。

  人人参与体育,体育造福人人。《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近年来我国国民体质总体呈上升趋势,城乡居民体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运动增强体质作用明显。

  “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的理念与行动正深度融入大众生活,以越发丰富的形式和内涵为美好生活增色添彩。参与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更有助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说。

  提振体育消费

  带动产业发展

  每当雪季到来,北京大都市购物城人流如织。这幢三层楼里聚集着近60家雪具店,开业17年的冷山磁器口总店称得上其中的“老字号”。步入店铺,滑雪板、滑雪杖、滑雪服等各式装备琳琅满目。“近5年来,店铺每年的营业额都能达到2000万元。”店长路伟说。

  说话间,一家四口前来购买雪具。“我大女儿今年11岁,准备这个寒假开始正式学滑雪。”母亲张雅娟忙着给女儿试穿滑雪鞋。路伟介绍,以前人们习惯租滑雪装备,现在更倾向于拥有自己的装备,“2023年11月一个月,光是滑雪鞋就卖出400多双。”

  北京冬奥会后,“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热度不减,不但拉动大众冰雪消费升级,更助推装备制造、场地运营、冰雪旅游等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国冰雪场地增至2452个。《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群众健身氛围愈加浓厚,带动的不只是冰雪产业。2023年,国内共举办路跑赛事580场、参赛总人次550万。高峰期时,一个周末就举办20余场马拉松赛。很多跑友“跟着赛事去旅行”,运动服装、跑鞋等国产体育产品销量也稳步攀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3008亿元,增加值为13092亿元。与上年相比,体育产业总产出增长5.9%,增加值增长6.9%。数据背后,是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体育健身的强大支撑。

  当前,群众参与体育的方式呈现个性化趋势,消费方式逐步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消费转变,愿意为体育锻炼和休闲付费的人越来越多。在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看来,“大力发展全民健身引领体育消费,通过供给侧创新提供更丰富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带动了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

  大众日趋养成运动习惯,形成多元化消费场景的同时,也在开掘新的产业增长点。近两年,徒步、骑行、登山、露营、冲浪等户外休闲运动广受欢迎。“以云南为例,各级各类户外协会组织蓬勃发展,每周进行一次以上户外运动的人数超2200万。”云南省体育局局长杨中华说。

  顺应这一趋势,多部门联合出台的《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全民健身与经济社会更多领域产生“化学反应”,正打开一片广阔的蓝海。

  培育村赛品牌

  助力乡村振兴

  队旗招展、芦笙悦响、锣鼓喧天,啦啦队载歌载舞,球场边座无虚席……1月6日,2024年“村超”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开赛。“新赛季吸引了大批新球队参赛,从去年20支队伍增加至今年62支队伍1800余名球员。”“村超”组委会成员之一、榕江县第一中学体育教师赖洪静说。

  人口不足40万的榕江县,因为这项极具烟火气的乡村足球联赛,在过去一年“吸睛”又“吸金”。据榕江县“村超”办公室统计,2023年5月13日至12月31日,“村超”相关赛事产生超580亿次的话题浏览量,全网在线直播观看人次累计超6亿;榕江县累计吸引游客73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13亿元。

  “村超”的火爆,依托于当地深厚的足球群众基础。上世纪90年代,榕江县村民就自发组织在露天球场比赛。如今,全县拥有25块足球场地、35支注册球队、41所县级足球特色学校,近5万人会踢足球。

  多年深耕群众体育沃土,依靠乡村赛事大放光彩的,“村超”不是唯一。同处贵州黔东南州的台江县台盘村,素有“逢节必比赛、比赛先篮球”的传统,“村BA”擦亮金字招牌;在海南文昌,村村有球场、人人打排球,“村排”从线下火到线上……村赛孕育于乡村,也反哺乡村。接地气、聚人气,激发出乡村体育的多元价值。

  比赛间隙,特色文化表演精彩展示;赛场外,电商直播、文创产品火热登场。“体育+”赋能旅游、文化产业,为助力乡村振兴探索新路径。乘着办赛东风,贵州的特色美食、农特产品、非遗产品走出大山,一批旅游项目应运而生,就业岗位随之增加。线上数据流量转化为线下客流量,百姓得到了实惠。

  红红火火的乡村赛事,让更多人领略体育魅力、感受竞技激情。村民为球队筹集费用、缝制队徽,比赛时把看台让给游客、自发组织志愿车队……“村超”解说员杨兵感慨,以体育为纽带凝聚人心,榕江群众对家乡文化更有自信。

  扎根乡土的群众体育活动不断释放活力,给举办地带来新气象。“村超”期间,返乡创业大学生直播助农;“村BA”的辐射效应显现,周边不少村寨吃上了“篮球饭”。

  “体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是过去10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产生了很多成功案例。榕江县和台江县的创新实践,对于文体旅融合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王雪莉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1日 16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