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重要启示(人民要论)

发布时间:2025-01-10 18:25:40 来源: sp20250110

  核心阅读    

  改革开放45年来,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推动我国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总结和梳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带来的深刻启示,对于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总结和梳理改革开放45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带来的深刻启示,对于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45年来,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推动我国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

  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科学把握发展大势,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改革开放之初的367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1.02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立起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连续1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健全各项民主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全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探索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积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22年的36883元;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升到86.5%,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7.9%,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有效改善了生态状况,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改革开放带来弥足珍贵的重要启示

  新征程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启示,更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改革开放45年来,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形成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对改革开放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凝聚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在不断探索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道不变、志不改的信念和决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能够持续推动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进步和发展。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制度自信,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新征程上,我们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执笔:崔友平  彭萍萍  王  瑾)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28日 09 版)

(责编:牛镛、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