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强军路上的“孔雀蓝”

发布时间:2024-12-23 05:06:20 来源: sp20241223

像奔腾不息的瀑布,亮晶晶的数据在电脑大屏幕上流转。一双明亮的眼睛专注地凝视着这一切,一双纤细的手行云流水般敲击键盘……

这是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白晓颖的工作日常——默默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数字战场”。

作为计算机软件工程、数据工程等领域专家,白晓颖推动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为数据赋能部队战斗力生成作出重要贡献。记者请白晓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工作,她微微一笑,脱口而出:“就是让机器和数据来帮部队官兵更好更快地干工作!”

如蓬勃的树,似绽放的花,记者在这位50岁的军队文职人员身上,看到了“风华正茂”。

白晓颖参观钱学森办公室。王俊 摄

“这种被祖国和军队需要的使命感,是幸福的,更是高薪买不来的”

冬日暖阳斜洒进白晓颖的办公室,在她的“孔雀蓝”制服上投下温暖的余韵。当记者试图从“军队文职人员”“高层次人才”“清华大学副教授”“海归学者”“计算机专家”等身份标签中,找出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时,白晓颖却主动从儿时的一件“玩具”讲起。

思绪,回到多年前那个温暖的冬日。那天,父亲带回一台小型计算机,作为礼物送给还是小学生的白晓颖。第一次触摸到计算机这台“大玩具”,她萌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常常一玩就是半天,后来还用它做出几款编程小作品。

从小,白晓颖在军工大院长大。父辈那一代军工人,为建设强大国防而奉献拼搏的精神,早早在她心中孕育扎根。高中毕业,白晓颖考上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系,之后又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研深造。

为学习国际领先的计算机技术,白晓颖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学成后,面对导师挽留和企业高薪聘请,她一一婉言拒绝。

2002年起,白晓颖任教于清华大学,先后在软件工程、数据工程等领域展开教学科研工作,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成为该领域有学术影响力的知名专家。

改变,源于一个偶然的契机。听说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正面向社会广泛招揽人才,白晓颖深埋在心底的“科技强军”情怀被唤醒——现代战争,打的就是信息、数据和智能。这些,正是她的专业领域。

“这种被祖国和军队需要的使命感,是幸福的,更是高薪买不来的。”白晓颖从清华大学“跳槽”,作为高层次人才加入军事科学院文职人员队伍,成为军队“孔雀蓝”中的一员。回顾这段经历,白晓颖说:“走进军营,我的事业有了更大的平台。”

这一坚定选择,改变了白晓颖的人生轨迹。那时的她不会想到,自己会与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产生“交集”。

和所有科研工作者一样,白晓颖对钱老的故事耳熟能详。后来她得知,钱老归国后在军队的第一间办公室,就在自己工作的这个部队大院。

白晓颖来到这间颇有年代感的办公室参观——陈设简朴,书柜中整齐摆放着外文原著,保留了钱老当年工作的原貌。他的许多珍贵手稿原件,仍留存于此。

“钱老是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精神境界、学术思想跨越时空。”每次品读钱老的珍贵手稿,白晓颖都有一种充实和升华的感觉,“作为新时代科研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学习敬仰他的高尚品格,还要把他的言行当作标杆来激励自己。”

“当战争来临,每个人都是战士,军队文职人员要自觉成为新时代强军事业的勇士”

办公室里静悄悄,白晓颖翻动报告的声音清晰可闻,一名科研人员紧张地坐在一旁。

很快,白晓颖放下手中的报告,指着几处关键的地方问:“数据从哪来?测试验证了吗?方案设计了没有……”

进入军事科学院工作,白晓颖通过这几句“口头禅”,让大家很快熟悉了这位“专家型领导”的独特风格。向她汇报工作,成为科研人员的紧张时刻——不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就要迎接被问得面红耳赤的尴尬。

白晓颖平时温文尔雅,同事们说她“不像一个领导,更像一位导师”。在科研工作上,她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

虽然早已是计算机领域的知名专家,但军事科研对白晓颖而言是全新领域。从入职军事科学院那天起,白晓颖就急切地更新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努力完成身份转变和角色转换。她说:“当战争来临,每个人都是战士,军队文职人员要自觉成为新时代强军事业的勇士。”

入职之初,白晓颖借阅近百本各类资料、下载大量文献学习,了解军队信息化建设与作战应用方面的需求,梳理出军事信息领域亟待攻克的关键技术问题,凝练出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起初,我们以为她加班加点,是为了快速熟悉工作。没想到,她多年如一日坚持到现在。”和白晓颖在同一楼层办公的同事从食堂回来后,常常看见她仍在办公室,一手拿着饼干,一手翻着资料,桌上是一杯早已凉了的咖啡。

同事们将白晓颖比作一台“高速并行的服务器”——同时负责多个项目,她能在不同频道间流畅切换,清晰高效地指导工作。

2022年底,白晓颖受领某项任务,担任总工程师。任务之初,她花费近一个月时间,带领团队制订操作指南。她提醒大家:“大脑有数,也要电脑有数;心中有数,更要程序有数。”

一个代码出现错误,一个数据发生偏差,有可能就会造成整个系统崩溃。“万无一失”,已成为刻在白晓颖骨子里的标准。有人认为她对待科研太苛刻,会带来很多“额外的压力”。一向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建议的白晓颖却表示,科研容不得半点马虎,不能“差不多”,否则就会付出巨大代价。

这几年,白晓颖带领团队积极探索理技融合科研模式。他们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组织策划跨领域跨专业合作研究,蹚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军事科研技术路线,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既瞄准未来,研究尖端技术,又积极对接部队实际,聚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战斗力。白晓颖不断拓展军事科研领域——

她带队远赴戈壁大漠,深入指挥所、测试站、控制室一线,与官兵面对面座谈交流,结合最新科研成果,为部队建设出谋划策。

她带领科研骨干开展精准对接服务,为部队送资源、送数据,给方案、给技术。

她针对实际问题,带领团队启动数据资源治理工程,实现数据系统自动采集、分析和生成,打通了不同领域数据的共享通道,大幅提升科研攻关的质量效率。

“越是深入研究,越觉得科技赋能战斗力任重道远。这不只是紧迫感,而是一种责任感。”白晓颖说。

“人生一定要有远景,即使不能实现,也一定会带你走得很远”

2023年5月,在第四届军事大数据论坛上,白晓颖与军地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军事大数据综合治理与融合应用。

50岁的白晓颖,依旧活力满满。岁月,仿佛并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印记。

清晨6时办公楼亮起的那盏灯前,一个又一个“晚8时准时开始”的复盘会上,不知疲倦的白晓颖头脑中总会冒出许多新想法。她办公室的沙发上,常常挤满不同研究室的同事;她电脑桌前的白板上,写满一行行业务梳理笔记。在她看来,数据有质感,科研有温度,“研发构建一款软件,就像孕育一个新生命,必须倾注情感”。

“有事随时沟通,我都在。”这是白晓颖常说的一句话。有人问,这么拼,图个啥?她说:“既然来了,就要踏踏实实干点事儿。想躺平,就不到这儿来了。”

如山压力下,白晓颖依旧如当年那个抱着计算机的小女孩一般,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这种热情,受到她父亲的影响——

儿时记忆中,东北冬日的后半夜尤其冷,父亲时常泡在实验场回不来,母亲和她在家里提心吊胆。作为副总设计师,父亲和他的同事用整整20年时间,建立起某型装备第一个国产自主标准体系。

这种热情,凝聚成强大的精神内核,激励着白晓颖不断向前,并将这种能量不断放大传递。

在白晓颖影响带动下,一批高层次人才先后加入“孔雀蓝”方阵,并在多项重要科研任务中崭露头角。“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军队文职人员队伍。相信未来‘孔雀蓝’在军事科研领域会有更广阔的舞台。”军事科学院军队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说。

“这个视频你看看,估计对你的课题有启发”“这本书推荐你读一读,应该对你正在写的报告有帮助”“这篇文章写得不错,读后咱们可以一起聊聊”……

从研究室领导到新入职研究生,从课题组长到机关干部,与白晓颖共事过的战友几乎都收到过她的“微信推送”。无论谁向白晓颖请教问题,她都会抽出时间,耐心细致地帮他们捋清思路、给予指导;作为博士生导师,她每周日下午组织研究生研讨……

不少年轻科研人员喜欢参加白晓颖组织的学术交流会。和她聊一聊,也成为他们的解压方式之一。项目遇到瓶颈,她鼓励说:“至少,我们排除了一个错误的科研方向。”

那天,白晓颖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陪孩子爬山的照片,配文写道:孩子,妈妈还没怎么陪你,你就长大了……

是啊,那个出生才3个月就被母亲带进大学实验室的小女孩,如今已亭亭玉立,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晰规划。

什么样的人生才算美丽?在白晓颖眼中,科学是美,和谐是美,风雨过后的彩虹是美。她说:“人生一定要有远景,即使不能实现,也一定会带你走得很远。”(高立英 贾启龙 李伟欣 魏寅)

(责编:陈羽、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