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22:27:25 来源: sp20241125
伴随春天的脚步,戏剧演出的大幕徐徐拉开。《正红旗下》刚刚落幕,北京人艺的看家大戏《茶馆》开启新一轮的演出;《千里江山图》等一批新排剧目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观众见面;《银锭桥》《柳青》《蓟州疑云》等话剧也都开启了巡演……新作、新人、新探索竞相涌现,话剧艺术创作与演出市场洋溢生机。
近年来,话剧演出常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这说明话剧艺术广受观众的欢迎,也反映话剧舞台上一些可喜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话剧作品赢得包括年轻观众在内的更广泛观众群体的认可。不少作品注重当代的民族化表达,以贴近生活的细腻视角,塑造更具个性、更加真实的话剧艺术形象。英模人物在话剧作品中展现出愈加鲜明的个人特质。话剧《桂梅老师》开篇即通过桂梅老师之口明确了“人”的主题,剧中所塑造的“时代楷模”张桂梅,性格坚毅,言行之间流露为孩子们深思熟虑的关爱。编剧王宝社谈到,创作要充分考虑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因为要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就需要创造出有血有肉、更具有戏剧张力的角色。
引进国外经典话剧作品时,基于本土文化语境的转译是连接观众与作品的重要桥梁。具有汉语言文化色彩的表达,不仅让中国观众拥有亲切的观剧体验,也发挥了话剧作为文化交流媒介的作用。
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借助世界经典作品进行本土化艺术创作,既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亦有助于艺术家从全球视野对自身进行更加深刻的认知。中央戏剧学院曾通过排演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对我国民族化演剧风格进行探索。其中的一版《麦克白》由5名演员完成,分别依托传统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5个行当来呈现。舞台美学侧重写意,旨在追求舞台空间兼容百态的可能。
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为话剧艺术创新带来契机。如今,科技越来越多地融入话剧艺术,成为其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之相融共生。
这种融合体现在诸多方面。当科学技术成为创作者表达人物内心的手段时,话剧舞台上的艺术形象释放出更加震撼、感人的能量。科学技术为话剧艺术提供了多彩的表现手段,更在不断发展中,催生更多新的演剧可能。它一方面体现在科技对作品传播与传承功能的开发,另一方面展现了科技与艺术创作结合的潜力。创作者对科技带来的丰富性与便捷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加有机地对其进行运用,强调“精而巧”。
与科技相融的戏剧艺术开创出多样的创作方法与演出形态。当人们尝试运用屏端设备实现“虚拟在场”,具有实验性质的数字戏剧作品纷呈涌现。创作者开发了不同的演艺空间,通过各类先进的科技手段,营造沉浸式、互动式的观演新趣味。包含动态追踪、实时捕捉等功能的XR技术,让演员所处空间可以被实时渲染,即刻呈现相宜的舞台效果。
此外,科技与戏剧的结合更是推动了文旅融合。观众走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车站剧场”,便能看见一大片金黄色的滚滚麦浪,那是智能翻板、多媒体影像、56道机械麦穗吊杆共同实现的壮观景象。来到“只有峨眉山”的“云之下剧场”,会欣赏到角色融入影像与灯光交织的光影之中,难分彼此,相互交融。科技与艺术相遇,产生奇妙的反应,孕育更多的可能。
守正创新,植根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紧随时代,在创新探索中满足广大观众的精神追求、审美需求,中国话剧又在蓄力新的生长。这就是话剧艺术创新力的来源。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9日 20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