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想太多,坚持写下去就好”——诺奖得主古尔纳与鲁院学员畅聊文学

发布时间:2025-01-08 04:38:25 来源: sp20250108

  本报电 (张立童)近日,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及夫人一行来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访问,与鲁迅文学院第四十五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进行座谈。座谈会以“循着故事而来——遇见古尔纳”为主题,学员们与古尔纳热烈交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座谈会伊始,学员们就小说创作的具体问题进行提问。古尔纳说:作家需要大量阅读,找到与自己创作相契合的“平行文本”作为参考,通过传承经典滋养当下的写作,同时也要注重自己作品的独特性。“作家不用担心写作找不到主题,人物关系永远是写作的重要主题之一。”古尔纳说。谈及写作的人称与视角,古尔纳认为,第一人称视角可以更加直观地抵达人物内心,表现人物想法,第三人称则更适合描述被动的思想状态。无论何种视角,最重要的是想清楚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1948年,古尔纳出生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岛。这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小岛,多种文化交融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围绕跨文化对写作的意义,古尔纳回忆说:身处桑给巴尔多语种、多民族共居的环境,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到英国后,对保留民族文化的不懈努力使他更加坚定地认为,“多文化主题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基于这样的认识,古尔纳将全部精力投身写作。最初是为了在记录中理解过往经历,整理思绪,其后,他逐渐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物有了血肉,于是便有了《天堂》中行走异乡的优素福、《砾心》中跨越非洲与欧洲找寻真相的塞利姆。古尔纳以亲身经历为青年作者提供切实建议:“不用想太多,坚持写下去就好。”

  据了解,在为期9天的行程中,古尔纳到访上海、宁波、北京等地,参与多场文学与文化交流活动,还做客“与辉同行”直播间,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此次中国行为古尔纳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他希望更多中国文学作品可以在世界范围出版,让各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