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23:20:58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网 北京8月3日电(刘越)“漂亮!肖若腾太稳了!”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巴黎奥运会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决赛在巴黎贝尔西体育馆紧锣密鼓地进行。摆动反握,翻转腾挪,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后,单杠上的肖若腾纵身一跃,如一只矫健的红色飞燕,以近乎完美的720度转体稳稳落地。
欢呼声沸腾的刹那,他高举双臂,仿若将命运捏在掌心。然而十分钟后,结果宣布,他摘得铜牌,与冠军仅差0.468分。以微弱差距惜败,仿佛是命运跟肖若腾开的玩笑——如同48小时前的男子团体决赛中,他举着擦伤流血的左臂,与金牌仅仅一步之遥。
中国体操男团在奥运赛场曾三次登顶,但距离上一次已过去12年之久。离开时,肖若腾回头看了眼赛场,随后紧紧捂住了流泪的眼睛。
海报设计:徐洋哭,不影响完成使命
肖若腾不止手臂上这一处伤。
他身上的运动创伤多到本人都未曾统计过。肩伤影响吊环、单杠、双杠,手腕伤影响鞍马,脚踝伤影响自由体操和跳马,为了站上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临出发前,肖若腾打了封闭针。
“打封闭其实是一种好的治疗手段。但是时间太紧了,我在周三出发,上一周的周五打的封闭,好几天都训练不了,有很大可能是上不了场的。”
顶着严重的伤病,肖若腾努力调整到最好的状态:个人全能赛中六项全顺,表现近乎无可挑剔;团体战场上挺身而出,在跳马项目中以一记惊艳全场的飞跃贡献全队最高分;他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对“竭尽所能”这四个字最生动的注解。
肖若腾在巴黎奥运会体操男子团体赛中。 中新社 记者 盛佳鹏 摄然而,竞技体育的残酷与魅力在于戏剧性的转折。体操男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前五轮均领先对手,但在最后一轮单杠项目上却意外折戟。以替补身份加入队伍中的苏炜德两次掉杠,仅得到11.600分。中国体操男团被日本队最终逆转,获得银牌,分差仅为0.532分。
这个阴差阳错的结果把肖若腾砸蒙了,向来坚毅飒爽的北京小伙忍不住流下眼泪。“我确实很想哭,我老想哭,不知道为什么。团体决赛完了以后,我就跟机器人一样,吃饭都没味儿,不知道吃的是什么东西。”
“手臂上的伤还好吗?”
“皮外伤,没有大碍,怕的是内心的伤痛。”
在过去20多年的体育生涯中,他少有如此至暗的瞬间。“2016年缺席里约奥运会,2021年东京奥运会团体失利,这两个瞬间也非常难过,但相比这次差太远了。”
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肖若腾。图源肖若腾社交媒体永远把团体项目放在第一位,是肖若腾的座右铭。他直言,团体赛的奖牌意义重大,是集体力量的象征。单项比赛可以各出奇招,但团体竞争力一定程度上能说明国家体操建设的含金量。“(没有摘金)意味着我们这一代体操人没能够把当地金牌带回中国,我们这一代体操人没能实现梦想。”
然而赛程密集,现实也没能让他沉溺在情绪中太久。从沮丧中迅速再出发,肖若腾直言“特别特别难”。好在多年磨砺出来的坚定信念感,让他即便含着眼泪,也要在随后的个人全能赛拼上一把。
“哭并不影响我达成使命,哭着达成,笑着达成都无所谓,反正要达成。”
“既然为国征战,我就算哭着也要成套(指运动员在比赛中完成的一整套动作),也要表现好。”
狠心向前的人 会被奖励新的开始
全力以赴,这位伤痛无数的28岁老将完成了在巴黎奥运会上的最后一舞。
自由操14.333、鞍马14.266、吊环13.800、跳马14.833、双杠14.766、单杠14.366,远超预赛的惊喜表现,顶着压力的稳定发挥,完成个人全能决赛所有动作的肖若腾,向镜头飞去潇洒的一吻。
肖若腾向镜头飞去潇洒一吻。直播截图这一刻,奖牌的颜色已然不再重要;这一刻,肖若腾的对手只有自己;无愧于人,无愧于心,他用行动证明,真正的胜利,不仅在于奖牌的光芒,更在于伤痛中的华丽蜕变。
个人全能赛后,肖若腾的心情沉淀了许多,网友在场馆外偶遇他和张博恒,合照发上网后,有人评价这俩帅哥是体操队的“颜值担当”。对此,他无奈道:“男人要靠帅吗,不是靠风度吗?我觉得邹敬园是最帅的。”
肖若腾直言,体操队内氛围良好,竞争归竞争,相处归相处,大家还会没事一起玩玩游戏。“有需求的时候,大家相互解决问题,相互鼓励。”
当地时间7月29日,巴黎奥运会体操男子团体决赛在贝尔西体育馆举行,图为中国队选手在颁奖仪式上。 中新社 记者 盛佳鹏 摄谈起队友,肖若腾总忍不住流露出一点“哥哥”心态——也许是因为他总能在弟弟们身上看到自己过去的影子。“ 从4岁练习体操,到7岁独身住校,无论金牌或是银牌都是我的骄傲。”这句歌词,是肖若腾亲手所填,亦是他从新星到老将的真实写照。
肖若腾的体操之路,始于父亲的慧眼识珠。幼时的他,活泼好动,总爱蹦蹦跳跳,让父亲看到了他身上的体操潜力。“我爸觉得我特别有天赋。他是知道体操,并且挺喜欢这项运动的。他教我翻跟头,我很快就学会了。我在幼儿园的联欢会上翻跟头,其他家长都觉得特别厉害。”
在父亲的引导下,肖若腾与体操早早结下了不解之缘。而真正让他踏入体操殿堂的,则是母亲朋友的一次邀请。“我妈妈有一个朋友在练体操,叫我过去玩。我没有印象,但据我妈说,教练直接就把我扣下了,说你这孩子就是干这个的。”
的确,小小年纪,肖若腾就对挑战各种动作兴趣浓厚。进入体操房后,他更是如鱼得水:在弹网上跳跃比玩过山车更加令人兴奋,需要不断调整姿态、控制力量与方向,这种对身体的精准控制与空间认知的满足感,很有乐趣。
肖若腾在跳马比赛中。 中新社 记者 盛佳鹏 摄然而,他的体操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面对高强度的训练、身体的伤痛,肖若腾也曾有过犹豫和挣扎。“在我非常痛苦的时候,我问父母,会不会我的本意其实是想干别的,但是你们偏得让我练体操?”
“他们一愣,说不是,就是你喜欢练。”
那些至暗时刻里,他像是陷入无边无际的海水之中,往下一看,父母长辈,教练队友,伸出双手将他托举——而最坚实的那双手,属于他自己。
是树,是草,总要迎着风雨才能长大。狠心向前的人会被奖励新的开始。在无数次跌倒与爬起,每一次跳跃与旋转中,体操教会了肖若腾如何面对失败、如何超越自我、如何保持热爱,也开启了他一次又一次的逆风翻盘。
2017年蒙特利尔世锦赛,他为中国体操队重夺暌违十年的男子全能金牌;2018年多哈世锦赛,他助力男队拿下团体金牌,个人收获鞍马单项金牌;2021年,他顶着伤病摘得东京奥运会银牌……
在东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全能决赛中,中国选手肖若腾夺得一枚银牌,图为肖若腾登上领奖台。 中新社 记者 富田 摄历经荣誉与挫折,肖若腾已成为体操队中的“定海神针”,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然而,这位总能在关键时刻顶住压力、稳定军心的老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个问题:职业生涯的倒计时,似乎越来越近了。
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细心的观众可能注意到,比赛中,当镜头对准肖若腾时,他经常会做一个翻转手掌至“OK”状的动作。
他曾解释过这个手势的寓意:“易如反掌”。
曾经的肖若腾,在摘金道路上确实势如破竹,于队伍中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一开始大家觉得我是希望之星,到后来我不停地拿冠军,实现了大家的期望。那个时刻我可能是国家队的‘一哥’,或者说是国家队最具代表性的全能运动员。”
2017年蒙特利尔世锦赛,肖若腾在双杠项目的比赛中。 中新社 记者 余瑞冬 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肖若腾的角色也悄然转变。在这个新的周期里,他化身队伍中的中流砥柱,“我要做好我自己,保证不给大家添乱,成为稳定军心的这么一个角色。”
宁可被时光的车轮碾过,也要尽力扶一把方向盘,以“封闭”之痛为刃,斩断伤病的束缚,肖若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梦想。然而年龄增长加之身体机能下降,让巴黎奥运会几乎成为他“毕其功于一役”的最后一搏——毕竟以其伤病的严重程度,肖若腾恐怕难以坚持到四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
肖若腾落寞的表情里,东京的那场雨似乎下到了巴黎,他又坚持了一个奥运周期。自4岁练习体操始,从希望新星到中流砥柱,他携一身荣耀并伤痛走到今天,恍然已二十四载春秋。
前路漫漫,该往何方?是激流勇退,还是迎难再战?肖若腾直言需要深思熟虑。“可能要先回去休息一两天,然后再思考。因为现在太短暂了,什么都来不及想。”
“我一定会做出选择的,但这个选择现在还没有做出来。”
巴黎奥运会赛场上,肖若腾在自由操比赛中。 中新社 记者 盛佳鹏 摄带着赛后肩上重担突然变轻的豁然,肖若腾笑称,自己不光适合体操,很多东西上手都快,更擅长与人沟通,没准还能去做个销售、当个老板。“如果干其他的,我也有信心可以成功。”
不过,玩笑之余,肖若腾还是透露了自己重返体操赛场的愿景。他坚定表示,自己不会原地退役,也希望能够对得起大家的期待。
“因为很多人在关心我,未来一定会让大家了解我的动向。我希望能够利用我的影响力,去影响一些小朋友和大人,不管是在健康防护、科技助力还是新生代的培养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肖若腾笑得豁达,一如2017年时那位意气风发的少年:“未来,我会持续跟大家沟通交流,没准有一天,我又会重返体操赛场。”
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肖若腾。图源肖若腾社交媒体“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这句赛后的自我剖白,令人振聋发聩。遗憾是人生的高频词,但一路走来,沿途风景却是实实在在的财富。至少世界这本书,肖若腾又多读了一页。
立在山巅,江河回望,天高海阔,如今方知我是我。在这场与自己的漫长较量中,肖若腾,是当之无愧的赢家。(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