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6:23:21 来源: sp20241122
中新网 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左宇坤)一个理念,跨越万水千山,融汇两千多年的智慧基因与文明血脉;一项倡议,通达群山江海,连结150多个国家的地域相近与人心相亲;一条大道,铺就繁荣之路,承载各地人民对和平安宁与共同发展的愿景。
“一带一路”,这条横跨大陆、联通大洋的通道,这个源自中国、属于世界的倡议,走过10年,给世界带来引人注目的深刻变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中国新闻网与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推出“足迹·丝路24小时”全球全媒体特别节目,以“7天&24小时”的全新特别节目形态展开,全方位呈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的丰硕成果。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通过特别节目的镜头,我们共同见证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打开互学互鉴之门,拓宽互利共赢之路,铺展繁花万里、气象万千的“丝路新画卷”。
一眼千年,根植历史
这是一条从历史中走来的路。2013年11月28日,首列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开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当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车辙,承载起“钢铁驼队”的新征程,嘹亮的汽笛或许会跨越时空,与2000多年前的商队驼铃震荡着同样的共鸣。
“有了长安号,我们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粮食不到一周就能到达。”在西安国际港务区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总部的粮仓里,每年有1/3的粮油产品来自哈萨克斯坦。这些粮油伴着长安号的汽笛声,“变身”肉夹馍和油泼面,走上西安市民的餐桌。
这是一条通往繁荣的路。在欧亚大陆中心、古丝绸之路要地,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秋天瓜果飘香。2013年9月,“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倡议在此提出,哈萨克斯坦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
在阿斯塔纳的西南郊,一条崭新的环城公路穿过白桦林、村镇与草场。全长共计34.4公里的公路,其中18.1公里由中国企业建设实施。据通用技术新兴公司哈萨克斯坦分公司项目经理薛超回忆,这里过去是一大片沼泽,要坐船才能进来。
克服自然环境、文化差异等的挑战,这一当时哈萨克斯坦规模最大的公路建设项目在2019年暴风雪来临前顺利通车。薛超还记得,当时哈方官员紧握中国建设方领导的手说:“我们几十年没办成的事,被你们办成了。”
阡陌交通,舟楫纵横;东方智慧,穿越千年。曾经,古丝绸之路架起交往的桥梁,成为东西方交流合作的重要象征。今天,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一带一路”,同样秉持着天下大同的理念,为全球化发展进程谱写新的篇章。
资料图:全国首列中欧班列境内外全程时刻表回程班列抵达西安。 杨科嵩 摄因应现实,山海通途
“我之前乘坐印尼的普通火车,环境很脏,声音很吵。而雅万高铁体验完全不一样,又快又整洁,我坐在这里好像坐在飞机上!”今年10月,中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首次乘坐雅万高铁的旅客兴奋地说。
作为中国与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中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有着特别的意义。10月17日,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让印尼成为东南亚地区第一个拥有高铁的国家,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为千岛之国的快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中国在发展中得出的有效经验,也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分享中,再度印证了设施联通对国家地区与全球发展的重要意义。10年间,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
两万公里之外,阿根廷吉赛水电站项目是位于世界最南端的水电站。当满载水电站建设所用重型装备的中国巨轮徐徐靠近圣克鲁斯深水港时,与中国装备同期抵达的,还有圣克鲁斯省几代人的梦想。
吉赛水电站项目是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是该倡议在拉美延伸线上的一大里程碑。从足球到乒乓球,从绿茶到马黛茶,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员工在这里组建了温馨的大家庭。营地的足球场上,不时有中方员工和当地人一起踢球,当地人看到中国同事参与后,总会尽可能多的传球给中方朋友,以表达他们的热情友好。
以地为图,合作为笔;以路为轴,联通为旨。“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基于这样的信念与担当,共建“一带一路”将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联系起来,进一步拉紧同非洲、拉美大陆的经济合作网络,推动形成一个欧亚大陆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完全连接、陆海一体的全球发展新格局,在更广阔的经济地理空间中拓展国际分工的范围和覆盖面,扩大世界市场,最终促进世界经济新的增长。
当地时间10月17日,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中新社 记者 李志全 摄惠及民生,计利天下
因为一片农场,农户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春华秋实,耕耘更好的生活;因为一条坦途,椰枣、柑橘、牛奶的万里运输又顺畅了一点,致富走上了快车道;因为一座油田,跨崖公路、饮水工程、就业培训来到身边,普通人的未来也多了一种可能……
“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实现共同发展,让更多民众都能过上好日子,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朴素的初心。如果想知道共建“一带一路”是什么、带来什么,在各国人民心里,故事说不完,答案很温暖。
“我不喜欢喝水,因为水总有臭味。”在有着“水泽之国”之称的孟加拉的首都达卡市,当地民众却长期受困于饮用水污染问题。当地居民冬娜告诉记者,中国援建的帕德玛水厂,让原本讨厌喝水的她终于喝上了干净水。她的爸爸也加入了这家建水厂的公司,和他们一起为了水而努力。
“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些风力发电机组从遥远的中国运输过来的场景,那是一次壮丽的旅程。”伫立在安第斯山脉的白色风车,属于厄瓜多尔目前为止最大的风电场。对于受雇于东方电气的法布里西奥来说,风电场不仅为厄瓜多尔能源多元化作出贡献,也让他的家庭充满欢声笑语。
“中国企业待我如一家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曾是一名办公室接待员的伊丽莎白·林顿想要成为一名叉车操作员。中方经理为零经验的她提供了尝试的机会,经过一系列指导培训和测试,她已被调到莫港集散中心做叉车主管,她的儿子也在中国企业的经济援助下进入巴新大学并顺利毕业。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恢宏篇章中,人永远是最重要、最活跃的乐符,也是最美丽、最动情的音节。一个个民生工程的实现,一项项具体愿望的达成,都帮助当地民众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鼓起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勇气,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 中新社 记者 赵文宇 摄携手与共,同启未来
行走在“足迹·丝路24小时”全球全媒体特别节目的“云游”之路上,我们深刻感受到,“一带一路”不是某一方面的私家小路,而是各方携手前行的阳光大道。
10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千年弦歌,非凡之路;十年为序,行至新程;山海相逢,阔步共赢。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形成了互联互通的国际化大流通格局,打破了一些国家人为制造的屏障和壁垒,大大提高了全球经济的连通性和嵌套性。更为重要的是,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平台与载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表示。
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如约而至。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正值风华正茂,务当昂扬奋进,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根植历史,面向未来;源于中国,惠及世界。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道阻且长,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持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正焕发新的生机,也将给世界注入更多信心和力量。(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