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14/6a6ba2ba-6fcf-4dbd-b1c9-f2e2e9b73aa0_zsite.jpeg)
7月14日,在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赖氏宗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昌孟戏正在上演。广昌孟戏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声腔的活化石”,是一种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江西省广昌县境内,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正在表演孟戏的演员。
中新社
记者 熊锦阳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14/6d92e284-de98-43be-9a77-55fe84b3b0b0_zsite.jpeg)
7月14日,在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赖氏宗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昌孟戏正在上演。广昌孟戏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声腔的活化石”,是一种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江西省广昌县境内,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正在表演孟戏的演员。
中新社
记者 熊锦阳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14/00048bdb-b4cf-4391-b770-c9cae2876d2a_zsite.jpeg)
7月14日,在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赖氏宗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昌孟戏正在上演。广昌孟戏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声腔的活化石”,是一种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江西省广昌县境内,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正在表演孟戏的演员。
中新社
记者 熊锦阳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14/78a69f0f-21b3-4146-82ad-6c4daf06e07f_zsite.jpeg)
7月14日,在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赖氏宗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昌孟戏正在上演。广昌孟戏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声腔的活化石”,是一种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江西省广昌县境内,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正在表演孟戏的演员。
中新社
记者 熊锦阳 摄
【编辑:姜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