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7000万亩左右 超70%种植在脱贫地区

发布时间:2024-11-22 13:08:25 来源: sp20241122

人民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李栋)以“薯”为媒,对话世界。近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薯博会)、国际薯业发展大会在山东省滕州市举办,旨在加强各地区合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薯类是重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我国高度重视薯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科研、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全产业链开发深入推进,薯业创新发展力和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说,经过十多年培育发展,薯博会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薯类展会,成为促进薯业国际合作、寻求更多发展机遇的重要平台。

“希望国内国际薯业界利用好这一平台,加强技术信息交流,加快薯业发展转型升级;加强贸易投资合作,促进薯类供应链畅通稳定;加强品牌培育传播,把资源、生产和技术优势转化为品牌价值。”该负责人表示。

“马铃薯做为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全球有158个国家种植马铃薯,13亿人以马铃薯为主粮。”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广存在介绍马铃薯产业现状时说,在我国,马铃薯产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7000万亩左右,产量近9000万吨,均占世界1/4左右,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让“土蛋蛋”真正变成了“金疙瘩”,是实现马铃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9月份农业农村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我国70%以上的马铃薯种植在脱贫地区,3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62个原国家级贫困县都是以马铃薯为主导产业,当地农民收入的1/3都来自马铃薯。

如何使“小土豆”长成“大产业”?唐珂介绍,农业农村部通过建立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开展马铃薯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动生产过程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统筹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目前已开发六个系列300多种马铃薯主食产品,有100多个系列的加工产品。“积极引导各地发展马铃薯加工体验,薯地观光等新业态,拓展线上线下消费模式,全产业链提升马铃薯效益。”

“近10年鲜薯亩产提高了200多公斤,达到1290公斤左右。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西北、西南主产区域规模进一步提高,种植面积已占到全国的近70%。”唐珂介绍,此外,通过大力发展订单产业、保底价收购、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引导企业同种植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小土豆”背后蕴藏巨大商机。“本次薯博会所呈现的马铃薯产业新进展、新技术、新成果,为许多当下薯业种植关切的共同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解题思路与探索路径,将从不同维度推动我国马铃薯产业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持续发展。”一参展商说。

(责编:罗知之、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