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汉学家丨哈佛燕京学社女掌门裴宜理与她的“冷门”绝学

发布时间:2024-12-05 23:01:39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社 北京2月23日电 题:哈佛燕京学社女掌门裴宜理与她的“冷门”绝学

  作者 田静

  位于美国哈佛大学景致幽雅的Divinity街上,有一处典型的红砖建筑,楼层不高但很有气势,门前一对汉白玉石头狮子,更显中华文化气息十足,这里就是哈佛燕京学社的所在地。1948年出生于上海的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是这一学社的现任掌门人,2008年起担任该学社社长的她一直推动这所久负盛名的美国最早的汉学研究机构,在东西文化交流中搭建重要桥梁。

  裴宜理近日在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时坦言,如果没有机会在中国进行有意义的研究,没有那些知识渊博且慷慨的中国同事的指导,她不可能写出过去40年里这些书和文章。

  哈佛燕京学社唯一女掌门

  哈佛燕京学社是一个独立的基金会,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它在哈佛大学和燕京大学都设有办事处,尤其关注传统汉学研究。裴宜理成为哈佛燕京学社唯一女掌门,与她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就密不可分。该社历任社长来自汉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学等不同学科,但研究课题均以东亚为主。

  

哈佛燕京学社创办90周年会议在上海举行。受访者 供图

  裴宜理也不例外,但她的研究课题在当时相对“冷门”。她的研究学科是比较政治学,“当代中国政治既反映了中国自己的政治和文化传统,同时在某些地方又体现了苏联和其他国家的影响,评估这些不同影响的变化是我特别感兴趣的。”她说。

  

哈佛燕京学社创办90周年会议在上海举行。受访者 供图

  《美国历史评论》这样评介她,“兼具社会科学家对秩序的热爱与历史学家捕捉精彩故事的眼睛”。

  父母影响下从事中国研究

  裴宜理与中国的缘分早在她对中国开展研究之前就开始了。裴宜理的父母是美国圣公会的传教士,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她的父亲潘学思(中文名)曾在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担任教授,在此期间结识妻子孔凯利。1948年,裴宜理出生在上海。在她出生后不久,因时局变化全家人迁居日本,后回到美国。

  毕业后,裴宜理去了台湾,在台湾师范大学学习中文,在那里开始了她对近现代中国的研究。研究生期间,她开始学习中国政治,1971年在华盛顿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1978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

  1979年,中美两国恢复学术交流的第一年,裴宜理作为华盛顿大学一名年轻的助理教授跟随美国市长代表团重访中国大陆,不过这次访问太短暂。于是,三个月后她申请来大陆做一整年的研究。这一年,她作为访问学者认识了对她影响巨大的教授蔡少卿与茅家琦,并与他们一同在“太平天国与秘密社团关系”这一领域展开研究。

  从1979年至2019年,裴宜理平均每年访问中国大陆两三次,有几次一待就是一年。她的研究重点转向中国革命的历史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持续影响。她说,获得中国的研究资料、有现场考察的机会,这些对她的研究至关重要。其中《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一书曾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这本书是基于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档案馆和上海市图书馆的文献,以及对老年工人的采访和与劳工历史学家的讨论。她的另一部著作《安源:发掘中国革命之传统》则借鉴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的材料,以及对老年工人的采访,并与当地的历史学家和其他中国学者(尤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于建嵘教授)进行讨论,她也在北京、南京等地做了采访。据悉,自1979年后,裴宜理进行的主要研究都是利用中国大陆的资料或是基于这些资料完成的。

  “如果没有在中国进行有意义的研究的机会,在知识渊博且慷慨的中国同事的指导下,我不可能写出过去40年里的这些书和文章。”裴宜理对记者这样说。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1980年出版。这部专著被视为海外中国研究第三代学者的代表作,也是裴宜理的成名作。她将这本书送给了父母,“没有他们,我就不会从事中国研究。”

  裴宜理的父母在中国生活近20年,他们对中国一直都有很深的感情。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裴宜理在上海遇到了她父母以前的学生,并被邀请去这些友人家中做客。即使时隔多年,裴宜理依然记得相聚时的场景。

  在做研究期间,她还在上海档案馆发现了圣约翰大学1948年一篇关于自己父亲的采访。通过那份报纸,她仿佛与父亲进行了一场时空对话,了解了自己出生时的故事。

  2019年春天,她又访问了上海,当时她在复旦大学待了几个月,在那里进行史料研究,并寻求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建议。“我总是很高兴回到我出生的城市,我发现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它既国际化又十分温馨。我明白为什么我的父母喜欢住在上海,我自己也喜欢探索古老的街区,吃小笼包,与朋友和同事交谈。”

  学术合作对中美关系至关重要

  谈及不同国家间的学术交流,裴宜理表示,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和上海圣约翰大学校长弗朗西斯·霍克斯·波特(Francis Hawkes Pott)都曾强调,既要做本国的好公民,也要做世界的好公民。作为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她也认同这种观点。

  从1928年成立至今,哈佛燕京学社一直寻求鼓励更广泛地在中国和亚洲研究中国文化。裴宜理担任社长后还专门为那些在印度开展中国文化研究的博士和博士后设立了奖学金。与此同时,他们也鼓励中国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他们邀请了来自亚洲许多不同国家的访问学者和访问研究员,从一系列不同的学科角度研究不同的主题时,在国际背景下考察本国经验的比较工作。

  裴宜理在受访中坦言,强有力的学术合作,包括学生交流和合作研究工作,对美中关系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我非常希望,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我们许多人努力促进的充满活力的人才和思想交流将继续得到支持。这种沟通和合作对于解决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生存所面临的严重威胁——气候变化、流行病控制等问题至关重要。”(完)

  受访者简介:

  

  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现任哈佛大学政治系讲座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1972年起,先后执教于亚利桑那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1997年起,任教于哈佛大学政治系,并先后出任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及亚洲研究学会主席。她主要从事中国近代以来的农民问题、中国工人运动、中国社会和政治等领域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安源:发掘中国革命之传统》,其中《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一书曾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