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20:58:45 来源: sp20241123
图为指挥家曹鹏。 曹小夏供图
核心阅读
让世界通过音乐了解中国,是一个中国指挥家的责任;让人民大众了解、接受、喜爱交响乐,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曹鹏演出服胸前的口袋里,总是插着一条红领巾。这抹鲜艳的红随着他指挥的动作翩跹起舞,仿佛他那颗为了艺术教育火热跳动的心
坚守艺术理想,坚持奉献人民、服务社会,他的艺术人生洋溢着生命的热忱,澎湃着时代的激情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成为越来越多文艺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做音乐的终身志愿者”,指挥家曹鹏的故事就是其中典型。
今年7月,上海“东方市民音乐会”18周年庆典。大幕拉开,99岁的指挥家曹鹏坐着轮椅登上舞台。“有曹老的舞台仿佛涌动着一股热浪,这是生命的热浪,让人充满力量。”钢琴家孔祥东在演出结束后,拥抱了曹鹏。全场掌声雷动,为了精彩的演出,更为了99岁仍坚持登台的指挥家。
指挥棒,千斤重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文艺工作者的从艺道路与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出生于1925年的曹鹏,童年时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成年后毅然加入新四军,走上革命道路。“‘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我的音乐之路,就是根据革命的发展、革命的需要,在斗争中展开的。”曹鹏说。
上世纪60年代,曹鹏首次在海外举办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让海外观众第一次听到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人旋律;70年代,他率领上海交响乐团首次走出国门,以精彩的演奏、精湛的技艺赢得国际赞誉;90年代,他录制了50多张中国交响乐唱片,堪称一部鲜活的中国交响音乐史……音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体现。曹鹏深知,让世界通过音乐了解中国,是一个中国指挥家的责任;让人民大众了解、接受、喜爱交响乐,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冷静、严谨、精细、全面,是曹鹏对指挥艺术的追求。他总结指挥应有爱心、耐心、细心,应能识才、育才、护才,还要坚持“三不”——客席不作客、作风不迁就、质量不让步。国外一位著名指挥家告诉曹鹏,自己用了9年时间,才使木管声部不走音。可见,连世界上一流的乐团,也逃不过音准、节奏这两项基本功的反复练习。无论指挥专业乐团还是业余乐队,曹鹏都秉持“交响乐无业余”准则,对艺术“严要求”,对失误“零容忍”。
对乐手严格,对自己更严格。每次排练,曹鹏都会至少提前半小时到排练厅做准备工作。走进曹鹏家,总会看到他戴着眼镜,埋头整理着一份份乐谱。曹鹏看不惯有的指挥不研究谱子就上台的浮躁之风。著名指挥家黄贻钧对曹鹏说过:“(指挥棒)一棍子下去千斤重。”指挥家小泽征尔每天早晨5点起来练习,卡拉扬用了2年多的时间准备马勒《第五交响曲》,朱里尼说:“我没有10个月的备谱,不会指挥任何作品。我必须确信,每个音符都和我融合在了一起。”
指挥家是连接交响乐与观众的桥梁,没有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用心编排,很难将音乐的深厚思想展现到位。而任何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沽名钓誉,都是对音乐对文化的伤害。
将音乐的种子撒播出去
交响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固然有一定门槛,但高雅不等于“高冷”。学习和欣赏交响乐,可以提高人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人的美好情操,对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都有意义。
曹鹏曾经公开发问,今天中国有这么多琴童,他们中多少人成长为交响乐爱好者?很多学琴者只是学技艺,没有深入理解音乐,也很难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于是,曹鹏到乡村、到工厂、到社区、到学校,一边演出一边做导赏,希望人们能够听懂交响乐,进而热爱交响乐。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在谈及音乐普及的意义时说:“一个民族需要创造自己的艺术经典,同时也需要能够欣赏艺术经典的民众;一个民族需要自己的艺术大师,同时也需要能够理解艺术大师的民众。这两者的关系犹如鱼和水、苗和土,相依相存。”
重建的上海音乐厅里,观众席最后一排与后墙之间有一条0.6米高、17米长的横杆。这里是“站票”位置,能容纳30名观众,最高票价只有50元。在上海,第一场音乐会“站票”是曹鹏争取来的,他不希望高票价成为交响乐的门槛。曹鹏在担任上海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时,组织上海7个音乐团体轮流开展双周免费音乐会活动。他还通过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星期广播音乐会”直播交响乐演出并普及音乐知识。在曹鹏等音乐家的努力下,“星期广播音乐会”成为中国最早的音乐普及品牌,培养了一大批乐迷。
曹鹏演出服胸前的口袋里,总是插着一条红领巾。这抹鲜艳的红随着他指挥的动作翩跹起舞,仿佛他那颗为了艺术教育火热跳动的心。
离休后,曹鹏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生身上,排练厅成为最好的美育课堂。有人说,执棒过世界顶级乐团的他给孩子做指挥是“大材小用”。曹鹏却不这样认为。他说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好的乐团会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刻苦态度、合作精神和敬业品格,这些能让人受益终身。
曹鹏说,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一颗真诚为孩子、爱孩子之心,“凶和严是两个概念,凶是没有学问的表现,严要付出大量精力。‘恨铁不成钢’只能说明指挥没本事,如果付出全身心的爱,一定能‘久炼成优钢’。”曹鹏会精心挑选集艺术性、技术性、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适龄曲目,更用心为孩子们重新编写容易理解的“特殊乐谱”和朗朗上口的趣味口诀。用心用情,他打造出了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交响乐团、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交响乐团、上海学生交响乐团等一批声名远扬的优秀学生乐团。粗略统计,仅2017年—2019年,曹鹏义务参加学生乐团排练辅导100余次,自费为学生录制讲解音视频150余次,观看人次达1500万。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很多学生一路追随曹鹏的“音乐足迹”,一直参与他指导的学生乐团。毕业后进入社会,他们割舍不下音乐情结,又自发组织起来请曹鹏帮助排练。渐渐地,这个业余乐团吸引了更多当地音乐爱好者甚至外国人的加入,由此曹鹏组建了中国第一个非职业交响乐团——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并郑重写下“普及交响乐,提高市民整体素质”的宗旨。在曹鹏带领下,这支民办非专业的交响乐团成为上海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经常收到国外演出邀请。
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只有拉近交响乐与大众的距离,才能将音乐的种子撒播出去,才能更好发挥音乐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用。与此同时,音乐艺术也从人们的热爱中汲取能量,茁壮成长。
用挚爱和激情开采音乐金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
2021年6月,96岁的曹鹏作为上海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党龄最长的老党员,带领新党员进行入党宣誓。现场,他动情讲述自己的入党经历,表示愿意继续为党的事业多作贡献。“趁我身体还行,你们尽管用我。”这是曹鹏离休后常说的话。
2008年,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曹鹏和女儿曹小夏为孤独症儿童成立“天使知音沙龙”,让孩子们通过学习音乐开启心灵之窗。孤独症儿童的正常生活尚且艰难,要学习一门乐器,难度可想而知。但曹鹏和曹小夏相信孩子,相信音乐的力量。“美的声音才能撬动孤独症孩子的心灵,沙龙都是从最好的乐器公司那里购买最顶尖的乐器。”曹小夏也继承了父亲的一丝不苟。
音乐确实具有神奇的魔力,参加沙龙的孤独症孩子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不仅开始学着聆听,学会交流,甚至不需要父母寸步不离守护,能够短时间内简单照料自己。“孩子的改变堪称医学奇迹,曹鹏老师一家点燃了我们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希望。”接受采访的孤独症儿童家长,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些孤独症孩子登上国际舞台,在英国爱丁堡艺术节、阿伯丁国际青少年艺术节、意大利佛罗伦萨星星音乐会上大放异彩,感动无数观众。
在曹小夏看来,学会演奏乐器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让孤独症儿童走向社会甚至独立生活。于是,他们创办了为孤独症儿童量身打造的基础教育课堂和实践基地。随着最早一批参加沙龙的孩子步入成年,曹鹏一家还在探索与康养机构合作,让孤独症孩子在机构中找到合适岗位,自食其力。“天使知音沙龙”成立16年来,汇聚了6000多名青年志愿者。爱正乘着音乐的翅膀,飞到更高、更远的地方。
“我经历过吃不饱饭的日子,经历了出生入死,看到今天中国国富民强、充满希望,真是由衷高兴。”曹鹏说,如果音乐是一座金矿,他愿做一名永不言弃、永不退休的老矿工,用挚爱和激情不停地挖掘、不停地开采,因为这座金矿中有文明的精华、道德的真谛、人性的光辉。
“99岁的曹鹏老师仍奋斗在文艺一线,他用音乐澎湃了自己的生命,同时又把这种生命力传递给更多人,这就是艺无止境。”上海市文联主席奚美娟说。
心有大美,才能妙笔生花;心有大爱,才会流淌出美的旋律。文艺工作者不仅是美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曹鹏坚守艺术理想,坚持奉献人民、服务社会,他的艺术人生洋溢着生命的热忱,澎湃着时代的激情。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5日 20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