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聚焦AI时代科研范式变革与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07 15:53:23 来源: sp20250107

   中新网 上海7月5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5日获悉,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4)主题论坛“人工智能:科研范式变革与产业发展”上,多位知名高校学者就AI时代的大学如何站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推动AI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等话题展开探讨。

  “如果树上掉下一颗榴莲,还会有牛顿吗?”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风趣地解释了AI之于科学假设的重要性。“当今科学可以分成两部分:基于传统范式提出好的假设,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驱动的假设。”金力认为,让假设的产生基于数据,高效产生假设并辨别其是否靠谱,是对AI的要求。科研人员能挑、会挑,可以判断假设的质量、让AI进化,可以通过AI大幅提升其判断假设质量的效能,这是科学智能的核心价值。

  AI时代,大学如何站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关于高校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表示:“高校之所以能够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因为高校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当前,很多科学研究或科技创新已经很难靠一个学科、一个专业就能解决。比如,计算机体系结构之父冯·诺依曼本身是一个数学家,提出万维网的是一位物理学家,很多未来的发明或发现,就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龚新高认为,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物理学的科研范式已从计算物理进一步发展到了今天的“数智”物理,即AI物理,而这将可能解决材料设计中的最大挑战——按目标逆向设计。他说:“只要给定性质,就能找到相应的材料。”

  同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吴枫认为,高校,尤其是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必须拥抱企业,吸收来自企业的大量价值问题,把企业和高校的双方优势结合起来,学校才有更大的发展。吴枫直言:“学校主打的是老师带着学生的研究模式,企业里是团队的研究模式和创新模式,因此企业有系统性的创新能力。”

  在上海科技大学副教务长虞晶怡看来,大学应保持长期主义的特质,并与时俱进地和工业界紧密合作,坚定做好长期主义的“堡垒”,成为AI突破的真正策源地。虞晶怡认为,学术界追求的长期主义对于工业界来说是非常有挑战的。然而,要实现包括AI在内的科学问题的突破则非常需要长期主义。(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