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9 18:21:40 来源: sp20241209
8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针对欧委会公布对中国制造电动汽车征收关税草案回应称,这起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和政治主导行为,损害欧盟绿色转型进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欧合作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增进合作符合双方根本利益,欧方应认清开放合作才是正道。
欧方扭曲调查结果,预设立场,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自6月以来,中欧双方基于事实和规则,开展了10余轮技术磋商。中方一直本着最大诚意,通过提交答卷、书面评论、听证会陈述意见等各种方式,提供了数万页的法律文件和证据材料,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与欧方妥善处理贸易争端。然而欧盟委员会罔顾中国电动汽车优势来自开放竞争的客观事实,罔顾世贸组织规则,罔顾中国相关企业对有关调查的全面配合,人为构造并夸大所谓的“补贴”项目,仍然坚持错误做法,裁出高额税率。其本质是以“公平”之名,破坏公平竞争。欧盟委员会所谓“抽样”调查,标准不合规、过程不透明、结果不公正。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宝马集团、大众汽车集团均对欧盟反补贴调查初步结果发表声明,称其为“错误的决定”。法国《论坛报》指出,“此举是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排除在外的武器”。
滥行保护主义绝非解决之道,欧盟汽车产业竞争力恐将下降。回顾汽车行业历史,20世纪80年代,面对日本汽车产业竞争压力,美国通过各种手段予以打压。但事实证明,保护主义政策严重破坏公平竞争,只能加剧本土企业“惰性”,反而更加阻碍了其汽车产业的升级。在新能源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汽车行业也普遍认为欧盟汽车产业面临着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步伐较慢的问题,欧洲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而中国汽车产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正是在开放市场环境下,紧抓新能源汽车转型机遇,以公平竞争促进科技创新,使中国汽车产品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大踏步前进,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因此即便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暂时“守住”了欧盟本土市场。在全球市场中面对坚持对外开放和公平竞争的中国汽车产业时,欧洲汽车产品的全球竞争力恐将进一步削弱。正如宝马集团总裁奥利弗·齐奥赛日前在一篇声明中所表达的,加征关税并不能增强欧洲制造商的竞争力,反而会导致欧洲经济进入死胡同。
在良性竞争中扩大合作、实现共赢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中国汽车产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正是在于坚持对外开放和公平竞争。近年来,中欧合作持续升温,宝马、大众、佛吉亚等欧盟企业持续扩大在华新能源汽车业务,在电池、智能化等方面加大与中国企业合作力度;宁德时代、蔚来、比亚迪等中国企业也在德国、匈牙利建厂,助力欧盟电动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中欧汽车产业高度互补,双方合作有基础、有空间、有前景。欧盟环境海洋和渔业事务专员辛克维丘斯曾表示,愿与中国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为更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创造新的机会。西班牙《起义报》也评论称,在向绿色经济转型之势不可逆转的今天,经济保护主义非但不会使欧洲工业受益,反而会使其在与中国工业的竞争中显得无能为力。只有对话与合作才是解决贸易分歧的合理途径。
合作中当然会存在竞争,但是不能因为竞争的存在就转向保护主义的思维窠臼。中欧应合作做大做强绿色产业,达成更紧密的合作,共同增强中欧经贸关系的可靠性、稳定性,共同维护中欧经贸合作大局。(张轩豪)
来源:海外网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