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4:54:55 来源: sp20241122
当地时间2月23日,新一轮加沙地带停火谈判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但就在同一天,以军继续推进其在加沙地带的攻势,24小时致1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本周,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对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发动多轮空袭,引发全球新一轮反对声浪。国际社会对拉法或将出现更大人道主义危机倍感担忧。
包括西方国家在内,多国力劝美国收回对以色列的支持。然而,美国不仅继续加大对以军援力度,还对联合国安理会涉加沙局势决议草案行使“一票否决权”,令舆论哗然。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一边坚决为以色列军事行动“背书”,一边频繁在中东地区开展军事行动……美国在巴以冲突外延的这些冲突中,是被动反应还是主动谋划?美国持续“挺以”有何目的,其在中东究竟谋划着什么?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泠汐 吴彬彬
策划:李杰伦 陈梅玉
一面口头批以色列 一面否决停火草案
美国的否决票,给以军在拉法的行动开了“绿灯”,这或导致拉法的人道主义危机急剧恶化。
当地时间2月23日凌晨,以色列国防军对加沙地带最南端城市拉法发动新一轮空袭,以军军舰向拉法海岸展开炮击,造成多人伤亡。
拉法曾被以色列划为“安全区”。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先是要求加沙地带北部的巴勒斯坦人迁移至南部,后又要求加沙南部地区进一步撤离。约140万平民转至拉法避难,导致这座城市人满为患。
如今,拉法也遭战火侵袭。加沙卫生部门2月22日表示,在过去的24小时内,至少有97人丧生,130人受伤。当地居民将其称为“最糟糕的夜晚之一”。
以色列对拉法的频繁轰炸引发国际社会谴责和担忧。2月19日,欧盟26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敦促以色列不要对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发动地面进攻,以免加剧当地本已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包括西方国家在内,多国呼吁一贯支持以色列的美国收回对以色列的支持,阻止以军进一步对拉法开展攻势。2月12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呼吁,美国减少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不要仅仅口头上批评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过分”。
博雷利所说的“口头批评”,指的是美国总统拜登前一日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话时作出的表态。拜登称,如果以军没有“确保拉法超过100万名民众安全的可靠、可行计划”,就不应该在拉法开展军事行动。
不同于口头上的批评,美国在实际行动中却拿出真金白银,继续对以色列进行巨额军事援助。2月13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紧急预算法案,价值高达953亿美元,其中约140亿美元用于援助以色列。
一面“口头批评”以色列,一面持续输送军援,美国“力挺”以色列的态度令国际社会困惑。而在加沙停火问题上,美国的态度更令国际社会感到失望和遗憾。
2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就阿尔及利亚代表阿拉伯国家提出的要求在加沙地带立即实现人道停火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草案获得了13票赞成、1票反对和1票弃权。由于常任理事国美国的独家否决,草案未获通过。这也是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第4次行使否决权。
“今天,我们见证了安理会历史上又一黑色篇章……这又是美国代表团所书写的。”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表示。阿尔及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本贾马指出,给决议草案投反对票是“助纣为虐”。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子昕指出,美国对决议草案的唯一否决票,给以军在拉法的行动开了“绿灯”。“这或导致拉法的人道主义危机急剧恶化,也表明美国对于接下来在该地区发生的难民危机持放任态度。”
在中东搞“离岸制衡” 以色列成最大“抓手”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频繁在中东地区开展军事行动,证明其想继续保住在该地区的硬实力优势,而以色列便是其中一枚关键“棋子”。
新一轮巴以冲突延宕逾4个月,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24日发布的数据,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发动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2.96万人死亡,逾6.97万人受伤。联合国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加沙地带有190万人流离失所,占加沙地带总人口的85%。
在此背景下,巴以化解冲突、尽快停火已是国际社会共识。在日前举行的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下称“慕安会”)上,巴以冲突成为热点议题之一,多位与会人士呼吁重振“两国方案”,实现巴以持久和平。然而,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军事行动仍在持续。内塔尼亚胡日前称,以色列决心实现加沙地带当前行动的所有目标,包括彻底战胜哈马斯,任何压力都无法改变这一愿望。
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强硬态度,在引来国际社会谴责之声的同时,是否也让美以关系出现了裂痕?
去年12月,拜登在2024年大选筹款活动上对以色列发出了“最严厉批评”。拜登表示,以色列正在因其对加沙“无差别轰炸”而失去支持,内塔尼亚胡应该作出改变。有外媒称,这暴露出拜登与内塔尼亚胡的关系出现新裂痕。
但李子昕认为,美国对以色列近期军事行动的批评,仅是应对近期国际社会停火止战呼声的一次态度“回调”。从长期看,美国既不会停止为以色列“背书”,也不会改变其在中东地区的既有战略政策。
他对此解释,自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历届政府一直在中东地区进行战略收缩,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已完全“放弃”中东地区。
实际上,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频繁在中东地区开展军事行动。
去年12月,美国防长奥斯汀宣布组建多国联合部队,在红海南部和亚丁湾进行联合巡逻,实质上增强了在红海的军力部署。
今年2月初,美英两国对也门首都萨那和其他省份的胡塞武装目标发动了空袭。美军还空袭了叙利亚、伊拉克境内超过85个关联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及受伊朗支持的民兵武装目标。
李子昕认为,美国上述行动证明,其仍基于维持硬实力优势的基础逻辑,试图在中东地区持续施加影响力。
“美国在持续将资源撤离中东的背景下,其未来若想继续保住在中东地区的硬实力优势,就需要通过‘扶植’该地区的盟友来实现。基于这一‘离岸制衡’政策理念,美国近年来将以色列打造为其在该地区最主要的战略‘抓手’。”李子昕说,这也意味着,即便遭受越来越大的反对声浪,美国仍不惜付出更大的外交和政治成本,保住以色列这枚中东地区的关键“棋子”。
引发国际舆论谴责声浪 “挺以”成“亏本买卖”?
数十年来,美国通过所谓援助“盟友”的方式,通过激化热点地区冲突发“战争财”。此外,正值2024美国大选年期间,两党可借以色列问题为大选造势、骗选票。
近期,以色列高调宣布在拉法展开攻势,将其视为一场“决战”。
被困拉法的百万难民将不可避免地迎来一场人道灾难,这引发国际舆论谴责的更大声浪,“力挺”以色列的美国亦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可能成为一项“亏本买卖”?对此,李子昕持反对意见。在他看来,无论算“经济账”还是“政治账”,美国实际都正从新一轮巴以冲突中牟利。
先算“经济账”。美国国务院近日发表声明称,2023财年美国对外出售的军事装备金额达到创纪录的2380亿美元,同比增长16%。美国军工企业雷神公司财报显示,该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销售额近20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第四季度销售额达189亿美元,较前一季度增长20亿美元。
李子昕表示,美国向盟友输送的军援既带动本国军工企业利润增长,也加快了美国自身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数十年来,美国通过所谓援助“盟友”的方式,通过激化热点地区冲突发“战争财”,类似的事情在本轮巴以冲突中发生毫不奇怪。
再算“政治账”。李子昕说,支持以色列可谓是美国的一种“政治正确”,在2024美国大选年期间,两党推进“力挺”以色列政策本身就能吸引不少选票。此外,对于寻求连任的拜登而言,在其本轮总统任期内成功调解甚至解决此轮巴以冲突,也将为其本人和民主党带来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日前召开的慕安会上称,未来几个月将是以色列与其阿拉伯邻国关系正常化的“非凡机会”。他表示,美国政府正在努力达成一个协议,将以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为条件之一,促使沙特阿拉伯与以色列完成关系正常化。
“拜登政府正试图通过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既让以色列承认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又促成更多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或实现关系正常化,从而解决本轮巴以冲突。”李子昕说。
但李子昕指出,美国所谓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与国际社会关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普遍共识——“两国方案”截然不同,也与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各国人民的预期相去甚远,本质上是一份利用巴以冲突为美国攫取最大利益的计划。
“事实上,美国提出的方案甚至无法获得以色列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认可。”李子昕指出,美国操纵新一轮巴以冲突为本国谋取利益,不仅无益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也阻碍了国际社会对解决问题的努力。美国放任以色列继续军事行动,导致冲突持续延宕,只会造成人道主义危机从加沙地带向周边地区持续扩散。(南方日报) 【编辑:付子豪】